后世,華山派分劍氣二宗,劍宗重視劍招,氣宗,也就是岳不群和岳不群的師傅,重以氣馭劍。
那么,這位斗酒僧老前輩,應該是以內(nèi)功為主吧,當然了,這劍氣二宗的爭斗,其實來源于對《葵花寶典》的獨到不同見解罷了。他們都還達不到武學的至高境界呢!
夏開正想多問一下斗酒僧老前輩更多的關于獨孤求敗的消息。或者說生平,結果,那斗酒僧忽然看了看夕陽,說道“時間不早了,緣聚緣散,生死有定,我也該走了!”
夏開依依不舍,過了一會,忽然想起一個問題,問道“您之前說,您和獨孤求敗前輩過過招?那,結果如何呢?”
那斗酒僧哈哈大笑,說道“那時候我初出茅廬,得他指點過五招,所以,我哪里會是他的對手呢?他當年,作為一個鮮卑族后裔,一路殺向中原,天下無敵,我比他老人家,始終還差得遠呢!”
說著,準備離開。
夏開也不好挽留他,說道“斗酒前輩,不知道,不知道您住哪里?我,我想有機緣可以去拜訪您!”
斗酒僧這時候,長嘆一口氣,又喝一口葫蘆里的酒,說道“這倒是大可不必,你我相逢一場,品酒論武,已經(jīng)足夠!”
說完,聲音飄遠。
人已經(jīng)離開了。
夏開看著夕陽,不禁感慨這,這是多大的機緣啊!
人生能遇到這樣的高手,并與之論武,實在是一種福氣。
但是,自己卻沒有準備好,這不得不說是一種遺憾。
試想一下,如果自己把小無相功練的純熟,把金烏刀法練的純熟,再在嵩山遇到斗酒神僧,那又是一種什么樣的情景呢?自己就可以和他討論更高深的武學了,好在自己對武林事了解的頗多,哈哈。
想著,下了山,在下山的路上,夏開仔細看,啟目四顧,再也看不到斗酒神僧的蹤跡。
下了山,去了悅來客棧。
進了房間休息。
夏開盤膝而坐,開始運作小無相功。
并且,這次運作,就用的和以往完全不同的方式,基本上來說,這老斗酒神僧所的方法,其實相當于是《九陽真經(jīng)》的總綱,和一個總的宗旨。
十分的有效。
夏開運作著這小無相功,覺得自己仿佛一瞬間開竅了。一下子,就明白了很多,練習起來,也就更加有效率。
練習了一晚上,第二天一早,居然不覺得困乏。
打算去樓下吃了早飯,繼續(xù)上來屋內(nèi)練習。
所以,也沒提刀下去,直接就是單個人下去樓來,下的樓來。
下樓來,看到外面風雪彌漫著,風雪,就好似大霧一般,遮擋住了去路。
不知不覺,已經(jīng)是風雪滿天了。
嵩山的風雪,要下些日子了,沒隨身帶著手機,沒網(wǎng)絡,也就不知道天氣預報,過去的人民都是看天色,來匯報衛(wèi)力幾個小時的天氣情況呢。
這昨日嵩山和斗酒僧論武,還好好的,今天就下起大雪了。
夏開算來,距離自己來到這個世界,應該已經(jīng)是接近一年半了。
當時來,是入冬時節(jié),在昆侖山脈。
而現(xiàn)在,是在嵩山腳下。
自己這一路走來,途經(jīng)西北,過開封,又來到嵩山腳下,應該說,飽覽了不少的名山大川。
這一路,排遣胸懷,得了不少的閱歷。
而下一步,很明確,就是要把武功練好。
夏開在這家悅來客棧的大廳里,找了一個靠窗的角落,邊賞雪,邊看著這屋內(nèi)的人來來往往。
不少江湖客。
夏開想起當年,也是一個冬天的夜晚,在風陵渡,小郭襄第一次聽說神雕大俠楊過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