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俞正這樣視若珍寶。
“俞書記。你就不要推辭了。我說過了。我是不會喝茶的人。再好的茶也是被我糟蹋了。再說我送你的茶葉也只是一點點。你可不要以為我是論公斤送你的。哈哈。”
“這……”聽到黃安國輕松的開著玩笑。俞正也是心動不已
“俞書記。要是再拒絕。我可要生氣了。”
“好吧。那我就收下了。這一次我也享受一下國家領(lǐng)導人的待遇。”俞正笑笑。心想若是再矯情。恐怕要惹起黃安國的不快了。自己今晚主動約黃安國出來。是想和黃安國交好。又何必現(xiàn)在鬧個對方心里不痛快。反正收個茶葉也無可厚非。雖然是珍貴了點。
接下來地聊天。兩人更加輕松。關(guān)系無形之中在拉近。有時候氣氛的營造。是要靠雙方的共同努力。兩人一送一接。無疑是將關(guān)系拉近了。俞正在這種時候接了黃安國送的禮物。等于也是間接表了態(tài)。至少也說明了一點。在常委會上。他是不會站在黃安國的對立面。
“市長。今天在常委會上可是為海江市人民做了一件好“我也是做了分內(nèi)之事而已。我可不希望以后被老百姓指著脊梁骨罵。”
“市長這么為民著想。是海江市幾百萬人民之福啊。”俞正由衷的說了一句。對黃安國這種辦實事的作風還是欣賞和認同的。想起上午雷大同第一個出聲支持黃安國。俞正忍不住還是試探道。“雷大炮今天竟然第一個支持市長。實在讓人大跌眼鏡啊。以前雷大炮出席常委會。經(jīng)常都是一聲不吭的。我們都私下里開玩笑說他這門大炮一到常委會上就是門啞炮。”
“雷大炮?”黃安國一愣。
“是啊。雷司令嗓門大早已是聲名在外了。聽說是以前他上司給他起了這么個外號。就漸漸流傳開來了。熟悉的人很多都是這么叫他。他每次聽了也都樂呵呵地。倒不生氣。”俞正解釋道。
想到雷大同那像炸雷似的大嗓門。黃安國不由忍俊不禁。“這個外號倒是形容得貼切。”
“是啊。這門大炮還是第一次在常委會上發(fā)炮。著實是把眾人炸得不輕啊。”
“說起這個。我也覺得很意外。沒想到這位雷司令竟會是第一個聲援我的。令我又是驚奇又是感激啊。”黃安國笑道。俞正話里透露出來的意思無非是想知道他和雷大同的關(guān)系。對于這個問題。他并沒。有些隱秘關(guān)系他是不會和俞正說的。
至于今天上午的事情。他一開始也是詫異不已。中午和趙金輝打了個電話。雖然趙金輝并沒有正面回答他。但他也能猜出個大概。想來是趙金輝跟軍區(qū)的人打了招呼。至于趙金輝是跟哪一層次的部隊領(lǐng)導打招呼。黃安國就不清楚了。但趙金輝是不可能直接跟雷大同打招呼的。雷大同這個軍分區(qū)司令在一個地級市里面有分量。在趙金輝眼里。就沒啥了不起了。趙金輝也不可能認識他。趙金輝打招呼的至少也應該是省軍區(qū)一級的領(lǐng)導。雷大同應該也是受到上面領(lǐng)導的暗示。因此。雷大同本人估計也是云里霧里的。不清楚黃安國有什么關(guān)系。不然應該早就過來拜訪了。
對于趙金輝的良苦用心。黃安國心里是感激的。趙金輝此舉無非是希望他剛到海江就能有個助力。雖然軍隊對地方的影響力小。一個軍分區(qū)司令的市委常委也不可能在常委會上起到多大的作用。但至少也向外人發(fā)出了一個信號。這個新來的市長不是那么好欺負的。人家有軍隊的支持。想挑釁的。得先掂量下自己的分量。
“我來海江之前。去省里拜訪過秦書記省紀委書記。秦隸屬。秦書記說過來海江后一開始碰到什么困難可以找你。所以很早就想上俞書記家要俞書記主動約我出來。真是慚愧啊。”
“市長說笑了。理當是我去拜訪你才是。”俞正訕訕的笑道。心想自己這點心思人家早就看破了。最后還是自己忍不住主動過來找黃安國了。黃安國來的時候。秦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