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到時(shí)與我一同去葉家觀禮便是。”
葉殊知這晏長瀾有些誤會(huì),也并未解釋,只點(diǎn)一點(diǎn)頭“如此,便多謝晏兄了。”
因著大婚之日就在兩日后,晏長瀾便留葉殊在此小住。
葉殊身懷秘密,自不能如此,因而婉拒。
晏長瀾有些失望,卻也并不勉強(qiáng),只新送了一件頗為光鮮的外衫給他后,就親自將人送出門去。
葉殊收了外衫,見它確是自己的尺寸,便明白這原本就是為他所制。不過如今拿了這外衫,倒適合過兩日的觀禮了。
隨即,葉殊就此回去。
仍舊是布陣、修煉——他雖對(duì)葉俊同紅鴛大婚有些在意,但歸根到底還是自身修為更要緊,如今他于煉氣一層上還欠缺不少法力未滿,必要萬分努力。
兩日時(shí)間一晃而過。
葉殊將自己稍微拾掇,穿上那外衫,來到山下。
才到此處,便見前方有一輛馬車停著,他便駐足而看。
馬車門一開,就有個(gè)英姿勃的少年郎跳下來,仍舊是一身雪白錦衣,意態(tài)瀟灑,神采飛揚(yáng),朝著葉殊露出一個(gè)笑容來“葉兄!”
葉殊走過去“晏兄。”
晏長瀾說道“葉兄來得及時(shí),這便一同去罷。”
葉殊道“有勞晏兄親自來接,應(yīng)是我去城主府等待晏兄才是。”
晏長瀾不在意道“我腳程快些,就先來了,葉兄請(qǐng)。”
葉殊也就不再多言,直接上了馬車。
車廂不大,不過葉殊同晏長瀾都還只是半大少年,也不擁擠。
馬車果然頗快,沒多久已來到了葉家宅邸之外。
朱紅大門前,有數(shù)十位扎了紅帶的葉家人在此迎客,正在大門下,葉俊一身紅色喜服挺拔而立,他原本便生得十分英俊,此時(shí)更被映襯得氣度不凡。
晏長瀾先下了車。
葉俊連忙迎上來“少城主蒞臨,真是有失遠(yuǎn)迎。”
晏長瀾朝他一點(diǎn)頭,道一聲“恭喜。”而后他便轉(zhuǎn)過身,對(duì)車中人說道,“下來罷,隨我進(jìn)去。”為免葉殊尷尬,他并未稱呼。
馬車上就有個(gè)少年走下,他略垂眼,穿得也還周正,跟在晏長瀾后頭。
葉俊掃這少年一眼,只大致瞧了個(gè)輪廓,只當(dāng)是晏長瀾的隨從,便未多問,只殷勤地將晏長瀾請(qǐng)入宅內(nèi)罷了。
晏長瀾也未解釋,就舉步而去。
葉殊跟在他的身后,也是入內(nèi)。
他心中卻是想著,葉俊雖處處打壓原身,卻從未將他看在眼內(nèi),不然如今兩人當(dāng)面,葉俊也不至于認(rèn)他不出。
這般想時(shí),葉殊已和晏長瀾入了宅,被安排在最前方的桌子邊坐下了。
因著這一桌代表城主府,故而桌上也無他人,晏長瀾讓葉殊坐在他的一側(cè),不時(shí)低聲同他閑聊幾句,以免他觸景傷情。
于這葉家,葉殊心中一片冷然,見到這般情景,亦不覺如何悲慟。但晏長瀾言語中帶著寬慰,實(shí)為善意,他便同晏長瀾應(yīng)和幾句,受了他這份心思。
晏長瀾見葉殊并無太多異樣,微微放心,就將那婢子送來的茶點(diǎn)等物朝他面前推了推,叫他先墊上一墊。
葉殊盛情難卻,也拈起一塊,送入口中嘗了。
兩人平靜相處,另一邊卻有些人過來與晏長瀾客套,晏長瀾雖然年少,于此事上倒也游刃有余,間或有人問起晏長瀾身邊葉殊乃是何人時(shí),他便道一聲“友人”,并不多談,而饒是如此,葉殊也被敬了幾杯酒。
待賓客約莫都到了,吉時(shí)亦到了。
眾人再不同他人交際,回到各自的位子上。
新郎雙親葉振與唐氏很快坐在了高堂,唱禮之人亦極快就位,于一片賀喜聲中,就有面帶笑容的新郎葉俊牽著紅繩,將身著喜服的新娘子帶了過來。
一對(duì)新人,盈盈下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