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斌拎著槍巡視了一遍,走廊盡頭有樓梯向上延伸,看樣子應該是地下室入口,就是不知道通向何處。
除了剛才那間屋子,再也沒有其他的建筑。
姜斌也注意到,所有的電線電纜,最后都進入到了屋子里。
房間北側墻壁,同樣安裝了一道沒有鎖的鐵門。
顯而易見,秘密就在門內。
墻上安裝了一根白鋼管,白鋼管兩端各有一個白鋼球。
只不過,比起蓄水池的白鋼球,稍微要小一些。
從表面上看,白鋼管應該是一個毛巾桿,上面也確實掛著兩條深色毛巾。
姜斌沉思了片刻,伸手輕輕拍打了一下毛巾,借著手電筒的光柱,能夠清楚的看到,驟然增多的灰塵在光柱中漂浮。
很顯然,毛巾很久沒使用過了,掛在這里不過是擺設而已。
選擇深色毛巾,估計也只是深色耐臟,不需要經常清洗。
有了前面的經驗,姜斌斷定,其中一個白鋼球,應該也是可以開啟秘密的機關按鈕。
只不過,兩個白鋼球擦的都很干凈,絕對找不出半點不一樣的痕跡。
在這種情況下,姜斌可不敢隨便亂試。
好在他也看明白了,只要切斷電源,電控裝置失去了動力,就會毫不費力打開鐵門。
從房間出來,姜斌快步返回管道口,從帆布包里拿出一個糖豆大小的蠟丸,剝開表面用來密封的蠟,然后輕輕扔到了管道里。
一分鐘后,“糖豆”冒起了火光。
頃刻間,火光越來越大。
事實上,這是一顆特制的白磷彈。
白磷彈燃點極低,只要遇到氧氣,在四十度溫度中會自動燃燒。
姜斌計劃的很周全,從管道離開的時候,為了避免被白磷彈煙霧嗆到,特意攜帶了防毒面具。
畢竟,在空氣流通不暢的管道里,煙霧散去的時間會很長。
只是沒想到,防毒面具竟然真的用來防毒,白磷彈帶來的麻煩,反而變得不那么重要。
這樣一枚體積微小的白磷彈,所產生效果畢竟有限,無論是一和紗廠還是無名河對岸,都不可能看到煙霧和火光。
當然,除非有人等在管道口。
扔出去了白磷彈,姜斌一分鐘都停留,匆匆返回了那間屋子。
又過了一會,電燈驟然熄滅,屋內變得一片漆黑。
咔噠一聲,耳中傳來鎖簧開啟的聲音,沒有了電力支持,鐵門的鎖簧自動失效。
姜斌知道,自己必須抓緊時間。
他用兩把椅子擠住鐵門,避免電力恢復的時候,自己無法打開鐵門,成了名副其實的甕中之鱉。
切斷電源倒也沒什么,畢竟電力出現故障很正常,若是長時間不恢復供電,肯定會引起日本人的疑心。
鐵門另一側,是一條逼仄狹長的甬道。
地面鋪著整齊的青磚,墻壁兩側都是水泥墻面,無數四棱硬木搭建的棚頂,看上去像是一個半永備工事。
上百條電線電纜從棚頂穿過,大約半米左右的間距,都會用鐵絲固定在硬木上。
照明設施也很齊備,每隔兩三米遠就有一個電燈。
事實上,如果沒有切斷電源,只要鐵門一打開,所有電燈都會自動亮起。
甬道一側鋪設了一條鐵槽,延綿延伸向甬道盡頭,冒著熱氣的清水在水槽里緩緩流動。
姜斌明白了,這就是蓄水池的循環水。
這是最后的防范手段,即便有人意外進入甬道,同樣也會死于毒氣中,警衛肯定有防毒措施。
另一方面,地下甬道空氣稀薄,手臂粗細的銅管能送進來水,當然也能送進來空氣。
姜斌按亮手電筒,沿著甬道一路快步疾走。
能夠看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