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里113號。
這里就是李源伍的家。
院門緊閉,門上貼著虹口巡捕房封條。
房子很大,獨門獨院,四間寬敞明亮的上房,東西各有兩間廂房。
住上七八口人,富富有余。
兩輛車一前一后開了進來,前面是巡捕房的警車,后面是徐思齊的福特車。
警車緩緩停下,張環率先下了車,身后還跟著五六個巡捕。
徐思齊也下了車,四處看了看,吩咐道“把門打開。”
張環掏出一串鑰匙,正準備要去開門。
忽聽一個稚嫩的聲音說道“阿坤姐家里鬧鬼,小心鬼抓你!”
徐思齊扭臉一看,斜對門鄰居門口,站在一個模樣乖巧的小女孩。
大大的眼睛,胖乎乎的鵝蛋臉,梳著清湯掛面式的板凳頭,最多也就七八歲的樣子。
她說的阿坤姐,是李源伍的女兒,兩個小姑娘年齡相仿,平時經常在一起玩耍。
徐思齊來到小女孩近前,溫言說道“你叫什么名字呀?”
“我叫阿浣。”小女孩脆生生回答道。
“阿浣,好名字。”
徐思齊贊了一句,隨即問道“告訴叔叔,你剛才說,阿坤家里鬧鬼是怎么回事呀?”
“人死了,就變成鬼了……”阿浣嘟囔著說道。
徐思齊笑了笑,從兜里摸出兩塊英國咖啡糖,塞到了阿浣的手里,說道“送給阿浣的小禮物,喜歡嗎?”
阿浣眼睛一亮,欣喜的點了點頭。
徐思齊說道“外面很冷,回家吧。”
阿浣緊攥著糖塊,歪著頭想了一會,臉上的表情極為認真,說道“阿坤姐家里真的鬧鬼,我不騙人。喬公公告訴我的……”
閣樓曬臺上,一個眉眼和阿浣很像的年輕少婦雙手叉腰,呵斥道“阿浣,跟你說過多少次了,不許要陌生人的東西,怎么就不長記性呢!馬上給回來!聽到沒有!”
聽說巡捕又來查案,海棠里的閑人們聞風而動,站在不遠處指指點點。
其中一個胖女人笑道“阿浣,還不走快一點,要是再不聽話,你娘要打你屁股了。”
閑人們發出一陣戲謔的笑聲。
阿浣撅著小嘴,把糖塊塞還給徐思齊,一言不發轉身進了家門。
院門“咣當”一聲關上。
徐思齊想了想,問道“各位,你們認識喬公公嗎?”
胖女人格格笑道“倒尿桶的喬公公嘛,大家都認識的哦。”
不知道為什么,只聽她的笑聲,讓徐思齊多少感覺有些猥瑣的意味。
“在哪里能找到他?”
“那就不曉得了,我們和他又不熟……”
胖女人撇著嘴,一臉的嫌棄。
自我感覺良好的人,當然不屑于和一個倒尿桶的聯系在一起。
即便是中國現代化程度最好的城市,上海也依然有很多家庭沒有安裝抽水馬桶。
每天一大早,家家戶戶門口都放著一個尿桶。
到時候,會有專人按時來清理尿桶。
周而復始,天天如此。
三百六十行,這一行算是最低等的工作。
很少有年輕人愿意干,他們寧愿去拉黃包車,去碼頭當苦力。
這和收入無關,主要是嫌丟人。
愿意做這種工作的人,大部分是一些上年紀的老年人,體力活干不動了,只能做一行。
……
此時。
李源伍家院門已經打開。
張環和巡捕在門兩側恭恭敬敬等候著。
徐思齊問道“你們誰認識喬公公?”
“我認識。”張環立刻說道。
“認識你不早說!”
“認識是認識,可也不知道他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