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內沒開燈,若是從外面看過來,房間內漆黑一片。
窗臺上放著一份報紙。
報紙下面竟然是一部間諜專用望遠鏡。
姜斌和徐思齊進來之前,阿原通過望遠鏡監視永安百貨樓頂。
七樓和六樓樓頂,基本處于平行位置,不存在視線障礙,有望遠鏡在手,包括茶座里面的情況,全都盡收眼底。
姜斌拿起望遠鏡看了一會。
永安百貨樓頂燈光明亮,兩個女學生憑欄遠眺,英租界美輪美奐的夜景,讓人流連忘返目不暇接。
茶室里的那對戀人相對而坐,竊竊私語。
此刻,寧志成應該還在路上,并沒有出現在樓頂。
徐思齊挨個房間看了一遍,說道“租這么大的房子,就用一天,有點浪費啊。”
姜斌說道“只要能肅清共黨分子,浪費一點也值得……”
大馬路屬于英租界最好的地段,這么好的房子,若是生活設施齊全的話,月租至少要10塊大洋。
當然,論起居住環境,還是法租界更適宜。
比如霞飛路、貝當路等等。
一般來說,很少有按月出租的房子,至少要半年以上。
為了抓地委書濟“鐵錘”,即便只使用一天,特務處還是租下了房子。
姜斌說道“共黨詭計多端,虛虛實實,讓人摸不著頭腦。就比如這次接頭,按照情報分析,極有可能是假的,但是也不排除是真的。為了確保萬無一失,我布置了兩個組人,我就不信,他們還能玩出什么花樣!”
徐思齊邁步來到窗前,隨手拿起望遠鏡,一邊看一邊說道“我覺得,應該安排人手在現場監視,免得出現意外情況,就像你說的,共黨詭計多端,務必要做好細節……”
“放心,一切都在掌握中。”姜斌微笑著說道。
徐思齊看似很隨意,只看了不到一分鐘,就放下了望遠鏡。
他心里很清楚,既然姜斌這么有把握,說明計劃的很周全,現場也肯定安排了人手。
為了鞏固政權,國黨正府正在積極籌劃培養后備力量。
后備力量從哪里來?
學生無疑是最佳群體。
在各個大中院校組織建立青年社,凡是擁護三民主義的學生都可以加入。
學生身上的特征清晰明了,年輕、熱血,易沖動。
雖然思想尚不成熟,但是貴在可塑性強。說的簡單一點,就是洗腦比較容易一些。
特務處見縫插針,這種機會當然不會錯過。
——黨、政、軍、學,都要有特務處的耳目。有任何風吹草動,務必提前知曉!
這就是戴老板情報工作的經營之道。
國府賦予特務處如此大的權力,不能出了什么事,一問三不知。
所以,永安百貨公司樓頂兩個女學生、包括那對戀人,都有可能是特務處的眼線,在暗中監視寧志成的一舉一動。
這只限于猜測,任誰也不能百分百確定。
看到那個似乎在等人的外籍男子,徐思齊不禁心里一動。
這個人他認識。
外籍男子名叫伊萬諾夫,是一名從蘇廉逃過來的白俄,在租界內長期從事走私生意。
徐思齊知道,伊萬諾夫不會無緣無故出現在這里,他十有八九的和約了人談生意。
既然是走私生意,怎么也得找一個相對安全的場所。
永安百貨公司平時人來人往,即便被巡捕盯上也有機會溜之大吉。
身為華捕探長,對英租界經營走私生意的商人,徐思齊多多少少都認識一些。
就像伊萬諾夫,因為走私販賣洋酒,曾經在巡捕房關了兩個多月。
而他的生意搭檔霍華德,更是關押了長達半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