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年之后,人類的科技迎來了大爆發。
與前面兩個推演世界的發展大致相同。不過由于各國并未合作研發,而是各玩各的,并且也沒有什么第二個推演世界中吳霜這種規格外的科學家存在,使得這個世界的人類科技發展的速度大幅度延緩。
206年太陽能板技術才算取得突破,但光電轉化效率堪堪達到63。
隨后的四年時間里,各國相繼在太陽能板技術方面展開競爭,國際市場風起云涌,一個個新能源公司崛起,然后又在價格大戰中火速倒下,你方唱罷我登場,直到210年,國際太陽能板的市場才算趨于穩定。
但叫人意外的是,在國際市場上占據了最大份額的竟然是狗大戶的一家公司,名叫迪拜新能源聯合發展有限公司,而這一家吃掉了全球23的市場份額。
之后就是一家法蘭西的公司,拿走了16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三的是一家印國公司,只占了全球不到10的市場份額。
剩下的很多小一點的就是各個小國的公司瓜分了,勉強喝到了一口湯。
而這種局面也是華國有意為之的結果,華國也成了隱藏在幕后的那只手。
太陽能板技術很厲害,但放在智慧中樞交給人類的那些技術里,就也算不上什么了。
而在各國競爭的情況下,這玩意的利潤被極大的攤薄。甚至狗大戶占了這么多的市場份額還是在那賠錢賺吆喝的結果,很惡心。
核五國其實都想到了這點,作為能夠在最短時間里改善人們生活的科技產品,太陽能板就必須是便宜好用且量大。
這是一種發展趨勢,在華國的刻意引導之下,藍星各主要國也沒有反對的意思。并且這玩意的存在也讓電費降低了許多,工業生產的自然成本也降低了,哪怕商品降價,但綜合一算發現其實賺到的利潤更多,各資本方也覺得可以接受。
唯一被打擊到的就是各國的電力公司,還有那多么投身電網的工程師們。但短時間內還影響不到他們,這畢竟是一個循序將進的過程,不是一出來就徹底變了。太陽能板作為科技產品,安裝維護之類的當然也要人手,那么多電力工人唯一要做的就是去學習這方面安裝維護的知識,在身份沒變的情況下實際工作內容卻開始轉變。
跟上時代,否則就要被落下。
這是必然的趨勢。
至少華國和各主要國家沒想過要放棄他們,而是給出了一條活路能走。
唯一叫人意外的是法蘭西竟然親自下場了,連華國都礙于身份在擁有全球最大產能的情況下都沒有下場去搶食,而是轉移到了更尖端的科技產品上。法蘭西當真臉都不要了,跟那么多小國搶也不嫌害臊。
留給別人一口湯喝就這么難嗎?
也不去說他,時間繼續往前,213年,不列顛總算是把新型材料科技給點亮了,隨后很快214年,新型納米材料研發成功。
其他核四國總算是松了一口氣。
你他嗎的再拖下去黃花菜都涼了懂不懂?!
占著一個最底層的科技獨占,結果實力這么拉胯,直接就拖慢了其他國家的科技發展步伐。
216年,美利堅與毛熊先后宣布常溫超導技術與能量傳輸技術研發成功。
而常溫超導的后面,就是反重力與人工智能了。
華國打起了精神,是時候要大干一場了!
這么多年來,就等你們這群拉胯的選手,這個接力賽跑的是真的心兒累。
以為拿著最頂端的兩項技術是賺大了,夢里全是錢,結果差點被各國的進度給拖死。
這種各玩各的,有限合作的模式確實極大的延緩了人類科技的進度,與第一個推演世界完全不同。
220年,華國心心念念的反重力飛車總算是研發成功。雖然距離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