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東瀛首相有什么方案?”美利堅總統接著道。
這皮球踢得,簡直了。
而已經被點名的東瀛首相也不能裝啞巴了,只能開口道“我國的建議是加強藍星各國空域的監測,爭取能打下來一艘不明飛行物。”
美利堅總統“……”
能不能不要拿不明飛行物說事了?你當真以為我聽不出來你的言外之意嗎?
。
“太理想化了,不現實。一群原始人手里拿著弓箭與長矛,就想著要去打下一架飛機?這可能嗎?”不列顛首相直接反駁道。
“我得提醒一下,在最近一年來,有關不明飛行物的目擊報告大幅減少,而被發現的也大多是一些奇異的天文現象或人們的誤解,真實可信的不明飛行物幾乎絕跡了。”毛熊國總統道。
“可能是因為觀察者的存在?”
“有這個可能性,而我國智庫團也因此推測觀察者可能就是某個神級文明中的一員。”
“所以我們都成試驗動物了?而整個藍星都是試驗場?”
“還可能是整個太陽系,至少第三部視頻中就展現了藍星外人類的星際活動。”
“討論觀察者的真實身份對我們而已沒有任何意義,差距太大,不如來點實際的。先定個小目標,把那個獎勵拿到手。”
“如果不能從不明飛行物入手,那就得考慮星際探索了。而一百年的時間限制,大概率這個所謂的外星生命就在太陽系內部。”
“我國給出的方案是向木衛二發射載人飛船,探測那冰層下方的海洋。在第三部視頻里就展現出來了,木衛二的冰層下方就是一片海洋,這幾乎是可以確定的。而那片海洋里大概率就存在著某種生命。如果用我們現有的生命形成理論來推測的話。”
“大力發展航天嗎?但這需要我們幾十年的時間去發展才能做到向木衛二發射載人飛船。”
“補充一點,木衛二的冰層有多厚我們還無從得知,如果要探測那下方的海洋,哪怕只是在冰層上打個洞,我們也需要一年的時間。”
“而觀察者給出的條件是‘親眼’,我國推測‘親眼’就是要我們肉眼面對面的看見,而不能通過攝像頭。”
“所以我們需要讓航天員在木衛二的軌道上等待一年的時間了?那這個補給問題就是個大難題,我們就需要在木衛二的軌道上建立一個太空站了,并且還需要不間斷的向那邊運送物資。”
“并非如此。我們可以先發射無人的,帶有打洞設備的探測器降落在木衛二上,通過人工智能自動化的進行打洞作業。然后我們再發射載有宇航員的飛船趕往木衛二。當宇航員們趕到時,洞就剛好打通了。通過這種方式,我們的物資供應就沒那么捉襟見肘。”
“這樣來回一趟至少需要八年的時間,飛船要攜帶多少的物資才能供養宇航員們去開展一次長達八年的發現之旅?要多大的飛船?幾百米?上千米?我認為,在人工智能技術研發成功前,哪怕木衛二上真的存在生命,我們也無能為力。甚至還不一定有。我們的努力可能會白費了工夫。”
這話一說出口各國首腦就都啞火了。
顯然雖然沒有明說,但各國都覺得木衛二上最有可能存在生命,各國拿出來的方案也大多都是向木衛二發射探測器或載人飛船。
但來回一趟要八年時間,你總不能把宇航員送過去,看了后就不管了是吧?
“可能并不需要八年這么久。”華國首腦說道,“隨著科技的進步,這個時間可以慢慢縮短。我們現在的技術向火星發射探測器需要近一年的時候,而第三部視頻里的人類去火星旅游來回一趟也只需要幾個月。”
“所以不能急功近利,至少在40年內,我們都沒有任何可能完成試煉。如果觀察者的真實想法是讓我們去木衛二的話,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