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很不錯,但是在古菌找到一些多細胞生命進行試驗后發現,這條路并不好走。
在生命的演化道路上,能夠主動編輯基因的古菌可謂是一騎絕塵,找不到敵手。
可再強的天賦也是有極限的,古菌的限制在于無論它如何去構造自己的衍生體,這些衍生體必須是細胞結構的。
簡單來說,古菌此時的極限就是細胞級,無法更進一步達到基因級別,更不能只依靠著一小段的dna信息便存活。
這也是為什么當全球冰封時,古菌會陷入到沉睡的原因。
古菌是與泡泡高度類似的生命,但終究還無法達到泡泡所處的高度,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呢。
試驗遇到了挫折,讓古菌不得不退而求其次的選擇其他方法。
“既然無法直接扎根在其他物種的體內,那就繼續走當年的老路,發展菌毯曬太陽吧。不過通過對其他物種的基因進行編輯,讓自己的部分衍生體轉化為這些生命體內的組織器官,操控它們的演化道路,也值得一試。”
這就是從共生轉化為了寄生,古菌在各個生命的體內安插內鬼,在必要情況下直接入侵這些生命的dna,進行編輯修改。
與噬菌體那樣單純的掠奪不同,古菌的入侵還是比較溫和的,且編輯修改會有益生命的存活,讓它能變得更強。
作為獻出‘自由’的交換,古菌會為這些生命量身打造一套免疫機制,預防外界一切病菌與病毒對它們的侵害。
真·殺毒軟件就是最大的病毒。
雖然我入侵,我監控,我盜竊,我修改,但我是個好殺毒軟件。
順著這種思路,古菌又找來了一批試驗品,試驗結果很理想,大部分的受驗者在古菌的量身打造后體內都形成了一整套‘完美’的免疫機制器官,從監察到滅殺,把那些病菌安排的明明白白。
至于它們體內的益生菌…古菌就放著沒管了。
每個物種都有它們自己的生存方式,除了噬菌體那樣毫無理由掠奪的臭流氓,古菌在對待其他生命時都很包容的。
有了一套免疫器官,體內又有大量的‘租客’,這些多細胞生命可謂是命運多舛。
本以為是個王者,體量那么大,力量強悍得不可一世,結果在面對單細胞生命時簡直不要太拉胯,一個能打的都沒有。
其實哪怕沒有古菌的插手,經過多年的演化后這些多細胞生命體內自然會演化出一套免疫系統來應對外界的入侵,只可惜演化是需要時間的,除了古菌與噬菌體這樣有著自我意識,能夠編輯基因的掛逼,一個物種的演化道路基本都是百萬年起步。
好在古菌的插手加快了這個過程,讓它們提前擁有了一套免疫體系,還是出自古菌之手的名牌產品,值得信賴。
可東西雖好,也很得勁,但…免疫系統說到底還是需要能量的。
并且免疫系統這種東西就沒有休眠期,無時無刻都在運行,哪怕古菌優化了能量的利用效率,降低了這些免疫器官的能耗,但再低那也是能耗啊。
更何況除了免疫器官外,體內還駐扎著一批家犬。
這就又是一筆消耗。
本就過得很寒酸的多細胞生命,這突然的又多了兩條要‘花’的地方,已經到了破產的邊緣。
簡單來說,它們獲取外界營養物質的速度即將突破某種閾值,達到入不敷出的程度。
如果任由這種趨勢發展下去,那么這些多細胞生命會餓死。
“要強化它們攝取食物的能力?不…這不是個好辦法,也容易出問題,這么做最終只會發展到互相殺戮的泥潭中,數量越來越少。最好的做法是在源頭上解決問題,增加它們的食物。”古菌沉思道。
這些多細胞生命的食物是海洋中的浮游物,除此外還有捕食其他生命的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