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璬在等但是,此時應該有轉折······
“只是,楊參曹,事情總是得處理不是?若就這樣看過去,那碼頭是否會出現每天都有斗毆的事發生?”
“不管是不是褚五,咱們都應該做出個態度來讓人看,有之改之無則加勉嘛。楊參曹你覺得是不是這個理?”
徐義覺得自己這段話還是說的挺有水平的,不亢不卑,有禮有節,嗯,就是這樣。
本來自己還想著直接面對李嵩的那個族親呢,河南府的居然來了。
因為是楊玄璬,徐義不能去挖坑埋人,只是把想法說出來了。
有點示弱,有點息事寧人的感覺······徐義是真的不想做槍頭呀。
徐將軍是個明理之人,真正的通情達理······這是楊玄璬的印象。
楊玄璬并不是什么官面上的老油條,相反,他這人很古板。只是多年做官生涯,他也知道考慮利弊。
對李執在碼頭的一些做法,他是看不慣的,可人家有后臺。
徐義能做到這般地步,著實讓楊玄璬感激。
這事他的擔,可一旦因為這點屁事掀起大風浪,他絕對是第一個倒下的。
“謹受教,徐將軍明義,下官必將徐將軍所言奏報上官。”
雖然楊玄璬覺得徐義明事理,可跟徐義作保證的話,他還是不敢說的。
接下來,仿佛兩人真的是來巡視碼頭了。雖然楊玄璬始終先延后一小步,可徐義硬是跟他并行。
一邊走,一邊交流津橋方面的管理,挺和諧的畫面。
交淺言不深,沒耽誤多久就分開了。
“是不是覺得我有點窩囊了?這事即便是鬧大,崔家不會出面,李嵩也不會因此事受本點連累。”
“就此作罷吧,咱還不到跟人掰手腕的地步······”
很無奈。
“將主,本來褚五也沒想怎么樣,也不是第一次吃虧了。沒事。”
趙仲漢覺得已經很好了。上幾次哪有什么河南府的人過來?就是李執那混蛋,也會在次日繼續囂張。
今天最起碼李執躲了,河南府還有人來處理了,這都是將主的面子。
趙仲漢覺得有面子,徐義覺得丟了面子,這就是不同層次的感受不同。
心里不爽,就順著河岸走······
“為何不在離上東門近一些的地方建碼頭?”
徐義覺得很奇怪,東都的渡口位置偏了,或者說太有點偏了。
以現在運輸能力判斷,這完全就是事半功倍的做法。
“將主,這里是灘涂,洛水沖刷的灘涂。漕渠和洛水之間又有些是百姓的田地,就是沒幾個收成,那也是有主之地。雖然離上東門近,河水深,不適合建碼頭。”
徐義看了,離自己一干人也就五百米就是河水,還是有大型貨船游曳的河水,怎么就不適合建碼頭了?
這不是所謂的深水港的表現嗎?不太懂,應該找人咨詢咨詢,或許還可以做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