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什么,兩人都明白。雖然不太熟練,到底算是知道其中滋味了。
正年輕,是吧?嘿嘿,就這么回事。
徐義看過一句話,好像說女子對于她的第一個男人,總是與眾不同的。
原本的情分思想,不知道最終會變成什么樣……
但徐義從來沒有想過把楊玉環(huán)帶進徐家,而楊玉環(huán)或許曾經有過想法,可在接受了皇家聘禮后,也徹底斷了這份念想。
他倆這算什么?沒法說清。不過,徐義是真有渣男的潛質,居然相當的沒愧疚。
接下來的日子,紅袖添香,輕舞飛揚,真讓徐義有了此間樂,不思城的感覺,也理解了從此君王不早朝的根源。
不同的,大大不同的,不是當事人,永遠不懂的這份快樂。
這種快樂和愉悅,徐義曾不止一次的想過帶著楊玉環(huán)遠走高飛,但楊玉環(huán)卻時時刻刻在提醒:她要去做壽王妃了。
她是個單純的人,單純到活在隨時的快樂中,卻又能跟過去和未來割裂開…~
徐義有時候不懂,可能沒有經過所謂程朱理學摧殘的女性,甚至比后世更看的開吧。
想想隨時聽說的和離改嫁,再想想從開朝至今那些名動朝堂的女子,徐義就盡量去理解了。
到底是自己沒吃什么虧,不是嘛!
好日子總是很短暫的。也不知道是誰著急,沒多久,楊玉環(huán)就要成婚了…~
沒了紅袖,也沒了輕舞,又把完成了預期目的,徐義也懶得再繼續(xù)裝沉心做文案了。
“楊家丫頭嫁人了,沒想到此姻緣如此急促。”
崔老頭還是那副樣,陰陽怪氣的。
“叔翁,不算促急。早些時候,壽王就找過小子,好像懷疑小子跟楊家丫頭有什么糾葛一樣。”
“從楊家丫頭在咸宜公主的生日宴上起舞后,楊參曹已經有點招架不住了。這時候有皇家求親,恨不得立馬完婚。”
“這算是兩相好吧,那怕就是時間緊,對于皇家而言,這也不算難事。”
徐義已經能做到像討論旁人一般,去談論楊玉環(huán)的事了。
真的,對于徐義而言,已經沒有任何遺憾了,更不擔心丟掉了這份情分。
壽王的大婚不贅述了,因為對于壽王而言,他覺得自己是成功者,洋洋得意。
對于徐義而言,卻沒有遺憾,自覺沒必要跟李瑁計較,便能坦然面對。
有時候徐義也覺得奇怪,奇怪當下的某些觀點。
他曾跟蕭興裴沖交流過,發(fā)現這時代對于所謂的貞操,還真沒多少人在意。
徐義印象中的新婚方帕,更是無稽之談。
這也是徐義這般歇心的原因。
要說真的就心里沒有一絲絲的漣漪,那絕對是扯的,除非不是人。
但是,這么多些天以來,兩人說了很多,都清楚這個無法改變的現實…~
就像徐義曾經談過的戀愛,分手就分手了。習慣了做前男友,徐義倒是能排解心結的。
在楊玉環(huán)即將離開東都時,孟浩然老兄在長安碰壁要回鄉(xiāng)了。
徐義很想盡地主之誼,偏偏孟浩然心灰意冷,提不起跟徐義把酒言歡的勁。
幾乎是整日醉酒,借酒澆愁,帶著徐義也借著酒發(fā)泄著心里那若有若無的情緒。
在送別孟浩然離開的那天,渡口上同時見到了壽王儀仗……
送別應該有詩文的,徐義本來想隨便背一首把這事蒙過去算了。
當看到壽王儀仗…~
徐義把最能裝逼的寒蟬凄切背出來了……
孟浩然雖然不至于名滿天下,好歹是大盛有數的名人,送別的人群,自然就聚滿了整個東都的名士。
所以,在徐義筆墨停下時,這一首雨霖鈴就已經在東都的渡口長亭沸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