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徐義撰寫的那尚未成熟的章程,放在圣人案頭時,沒一陣,圣人就被其中的內容吸引了。
多少年了,圣人第一次有了想要一口氣看完的欲望,根本就舍不得放下。
圣人雖不曾征戰過,卻也熟悉軍卒如何作戰。徐義這洋洋灑灑幾十萬字,真有點道中核心要義的意味。
“力士,朕這時候在想,英公當初的兵法,是否曾傳授于他那個幼弟,也就是徐義的先祖。”
“這奏章中,徐義關于征戰的論述,絕不是孫神仙所能傳授的。另外還有,關于終南山那里,就是那個鶯娘的來歷,朕甚是有興趣。”
“不知力士你是否看過,徐義這奏章中,有些言辭,似乎帶著先秦那些隱士學派的論點······”
已是深夜,圣人剛剛通讀完徐義的奏章。很久沒有這樣辛勞了,身體的疲憊卻掩不住圣人興奮的心情。
“大家,終南山方圓千里,很難探知,是否需要增加人手。”
“算了。或許朕無須知曉徐義以及那個鶯娘的來歷,也不用探知了。無非是那些隱士門派罷了。”
“從徐義的奏章中,朕所能看到的,有濃濃的貨與帝王的思維,對于朕而言,這就夠了。把人撤回來吧。”
“朕容得下他們,只要于大盛有利,朕就容得下,也會委以重任!”
“著令,工部要挑選工匠,按照徐義的規劃設計將細柳營軍營盡快營建完成;著令戶部,在工部營建營地完成后,必須及時將兩年的糧餉撥付到位;著令兵部出具文書,授權徐義在十六衛中挑選將士。”
“同時,將新軍挑選的基數放大到五千。按照徐義奏章,他最終只會留下兩千,這也可以將新軍的一些訓練方法和宗旨在諸衛中流傳。”
“朕對徐義所謂的新軍,還真有點期待了。對了,別忘了恩準徐義挑選工匠的事宜。凡是徐義在奏章中提及的,朕一律允了。”
“將此奏章封存吧,任何人不得泄露!”
花費近一個月的時間,徐義幾乎把能想起來的,關于隊伍建設的內容,都寫在這份奏章里了。
從思想教育到個人戰術訓練,從軍備配置到場地營建,從挑選兵員到退役安置等等,這幾乎就是一個軍事院校的構架章程。
作為一個后世人,雖然不能真正的構建一個完善的軍事院校,但是,就是他從后世那些碎片信息中整理出的一些概念,在此時也會被驚為天人。
徐義曾經就對一些軍事論壇比較關注,又經歷過這個時代的戰事,雖然做不到完美結合,將就搞出一份讓圣人看重的章程,還是能做到的。
“這小子要干什么?”
李煒聽說了,聽說徐義在拒絕各方邀約后,給圣人的提議是接受所有勢力往新軍推薦將士,只要符合標準即可。
這樣的結果讓李煒很是不解。很想當面問問這小子,可這時候見徐義,卻是有些忌諱的。
李煒不想給徐義找麻煩,自己也不想惹麻煩。
“他不拒絕任何勢力安排將士?”
東宮里,太子也這樣發問。
“太子殿下,確實如此。據宮里傳出來的消息,徐義向圣人奏請,不限制任何一方往新軍安置人,只要符合標準,一律接受。”
“據說,為滿足新軍兩千額度,圣人已經準許徐義在十六衛任意挑選五千將士入圍,經過特訓后,保留兩千新軍名額。”
“從戶部傳來的消息,圣人著令戶部按照兩年五千將士的糧餉撥付。”
這樣的消息著實讓人迷糊。難不成徐義不在乎為他人培養軍將嗎?
原本以為,徐義訓練新軍,一旦國朝的軍伍最終被新軍取代,整個國朝的軍伍勢必都將是徐義的門徒。
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判斷,各方才向徐義邀約。
偏偏徐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