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承情的,就想著,是不是引出個話題,自己能把這份情給還了。
這幾年徐義的沉寂,王忠嗣的風頭無兩,在陳玄禮看來,徐義不會不在意。說開這個話題,再要是有高力士幫襯著,或許可以說動圣人讓神策軍出征,以此讓徐義有建功立業的機會,也就有了還這份人情的機會。
“無所謂了。神策軍以此出征,讓整個北方部落都跑長安來了,著實是給朝廷找麻煩。既然神策軍乃是國之重器,被看做是國之重器,那就擔當起國之重器的職責。守衛京師!”
徐義一句話就回絕了。
見徐義這般強調,高力士又不接茬,陳玄禮有點捉不準圣人的意思了,也就不再提起了。
說起來,就火器推廣這兩三年,地方軍伍對于火器的反饋,也并不是就如早先的那種因未知而產生的恐懼。
一開始推廣后,火器確實產生了決定戰局的效果??呻S著火器推廣的深入,以及對火器的熟悉,火器反倒成了地方軍伍的雞肋般武器。
從幾次圣人的言辭中,陳玄禮感覺到圣人似乎不怎么在意火器了。
所以,陳玄禮就想著,這似乎是徐義的枷鎖,能讓徐義出征,應該也是圣人對于徐義是否名將的考驗。
可高力士的不接茬,陳玄禮也有點捉不準了。
接下來,徐義和高力士的恭喜,陳玄禮自己也高興,也就談了些風月,拉近了一些關系。
雖然是泛泛而談,倒也相互不怎么討厭,也算是親近了吧。
至于這人情······
“萬分感激徐侯施以援手,老夫實在是······”
陳府上很忙亂,沒有多留徐義和高力士,送客送到府門時,感激的話,陳玄禮還是要說的。就在陳玄禮正斟酌措辭時,徐義接話了。
“陳將軍,不必客氣。徐義也有求到陳將軍的時候,陳將軍不愁還這份人情。”
陳玄禮有點詫異,自己還沒說承什么情呢,怎么這徐義就接了茬?
看高力士,高力士卻是一副果然如此的樣子······
徐義依稀記得,原本的歷史,在安史之亂時,就是陳玄禮護著圣人南下,也是這陳玄禮和高力士一起處死了楊玉環。
高力士的那份人情,自己已經讓他記下了,陳玄禮······既然有這樣的機會,徐義又怎會客氣。
毫不猶豫的就接下了這份人情,還是當著高力士的面!
陳玄禮不得不順著徐義的話題,承認了自己必要時需要還這份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