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了婚事,崔穎都有這樣的感覺,也就是說,在當時,徐義跟楊玉環的接近,確實讓人產生了懷疑。
這時候,若是真的是圣人對徐義有了戒備,或許徐義自請外出是最好的做法。
“暫時不考慮,我想看看,拖一拖,也好讓我知道是那方勢力在造謠······”
徐義能說什么?辯解?不屑還是沒法說清,或者說自己壓根就不想去說清。
有些事說了,所導致的結果,很可能更讓人懷疑。
徐義很推崇后世那種對輿情冷處理的方法,這種事,只要丟在一邊不搭理,總有會替代這種傳言的事跡······
對于徐義這樣的態度嗎,崔渙也不知從何勸說,這種事他的立場決定了無法勸說。
關鍵是,對于徐義如今的地位,已經算是崔家的依仗了。
所以,崔渙只能說:“你自己把握,別讓更多的人看到可趁之機。”
徐義不擔心。
徐義現在要說地位,確實是有了,品級和爵位都在那放著。要說權勢,卻有點模糊。真正執掌的,無非就是神策軍而已,對于宮衛長安的諸多軍伍,神策軍因為火器逐漸被人熟知,還真不能說徐義就有多大的權勢。
關鍵還是,徐義這些年根本就沒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戰績,特別是火器被熟知以后。
這些年火器推廣的結果,是被所有軍伍詬病的······當戰馬適應了火藥彈爆炸的響聲后,似乎火器已經失去了原本的優勢······這是那些邊州的將領們的共識。
所以,也就造成了神策軍現在成了雞肋一般的存在。若不是細柳營軍城民用作坊所產生的利益太大,恐怕都有人建議要撤銷神策軍了。
沒想到,原本設計是貼補神策軍火器的民用作坊,居然在這時候成了保住神策軍的最后根本。
只可惜,對于火器,世人還是管中窺豹了。
徐義也不爭辯,甚至整個神策軍的將士們都不爭辯。
若真的是所有人都懂了火器,那才是神策軍被放棄的原因。至于現在,且都看著吧。
差不多又一年多過去了,徐義跟楊玉環的流言已經平息了,沒有人再在意了。
徐義也用心了,結果也是個不了了之,根本無從查起到底是誰制造了那次的流言。
崔穎再一次懷孕,再一次生產,再一次給徐家增加了一個兒子。
就在徐府慶賀宴請時,貴妃娘娘造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