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右軍的做法,讓徐義在那一刻,都有繼續留在這里繼續策應的想法。可是,軍令已下達,就不存在更改的可能了。
再說了,自己的任職地是安西,在鄯州這邊停留的已經都長了,也不適合留在此地,省的被朝廷的某些臣工非議。
神策軍開拔了。
“將斥候放出三十里,走右前后全部三十里,只要發現有吐蕃軍的蹤跡,一律殲滅!”
算是對哥舒翰最后的支持吧。
再次開拔,神策軍這樣在吐蕃防線后方的行軍,絕對是絕無僅有的,特別是整個隴右戰線所發生的戰況,真的絕無僅有。
邊界都在戰斗,可偏偏有一支神策軍這樣隊伍,就這樣大搖大擺耀武揚威的在吐蕃實際控制區內,優哉游哉的西行。
不是吐蕃沒有抽調兵力攔截過,是根本就攔不下。
萬的兵力沒有,萬數的兵力,吐蕃還是可以抽調出來的,還是在相對狹窄的峽谷攔截。
可讓吐蕃想不到的是,峽谷的地形,只會讓火器的作用發揮更大。沒法成散兵隊形攔截,火藥彈對于集中打擊的殺傷力,吐蕃根本就承受不住那樣的損失。
然后,吐蕃又嘗試了,在寬闊的地形上攔截,可惜,還是無法對神策軍的行軍造成影響。
散兵隊形,無法對神策軍的戰車形成有效的沖鋒和沖擊,而分散的騎兵沖殺過去,非重武器根本奈何不了神策軍的戰車。關鍵是,戰車里那些神策軍的軍卒,根本就不用露面,只需要從戰車的射擊孔,就可以一排一排不停的射出鉛彈鋼珠······
非不想是不能呀!
吐蕃何嘗不想將徐義率領的神策軍直接圍殺掉,可是實際的情況不允許。
整個防線都在打,從邏些調集大軍,不得不分散在整個防線上。原本是雙方都不以為會打成大戰的,可哥舒翰和徐義的相互配合,你一尺,我一丈的相互策應,讓隴右軍在打下石堡城后,戰斗的烈度不降反升。
當然,也試圖派出相當的隊伍攔截了,可在吐蕃實際控制區的大盛軍,根本就不是數量相當的大軍可以攔截的。
徐義本來就沒想著在吐蕃的實際控制區占領什么地盤,他是穿行,打穿。
在純火器的機動裝備下,想要攔截并全殲神策軍,吐蕃除非有十倍以上的兵力才有可能做到。
現在全線作戰的境況,別說十倍兵力,就是倍對于吐蕃而言都做不到。
甚至于,吐蕃也嘗試了挑動神策軍對峙乃至對攻,可人家壓根就不搭理。只要不沖擊戰車,不影響行軍,不向東去解圍石堡城,神策軍的戰車陣根本就不停。
前面有攔截,就是議論火藥彈的轟炸,然后戰車推過去。
連戰馬都被鋼板包裹著,吐蕃的所謂遠程攻擊武器,也就是箭矢。
投石機也調用了,本來選好了戰車目標,當投石機調整好,準備發射時,人家的戰車卻能第一時間轉向,離開原本的位置。
這不僅僅是一直隊伍,更是一座移動的堡壘,還是那種堅不可摧的移動堡壘。
到了后面,吐蕃已經不再想對神策軍攔截了,就這樣眼睜睜的看著神策軍在他們身后路過,膽戰心驚的應對著防線上進攻的隴右軍。
“若是咱們就這樣,不知道能不能直接打到邏些去?”
薛嵩并排跟李光弼立于第一輛戰車上,他倆需要判斷前方情況,指揮軍卒作戰。
真的是指揮,不像早年一樣,說不定隨時都需要沖殺進去,現在才是真正的指揮官。
“想多了,別說是咱們萬數神策軍,就是整個大盛的軍伍都裝備戰車,咱們也很難打到邏些。”
“大盛自建朝以來,不是沒有深度進入吐蕃境內的隊伍,也不是沒有直指邏些的隊伍,只不過就吐蕃那種氣疫,根本不是我們中原人能忍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