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一步抵達地面的人,已經走了過半,剩下十多輛車一字排開,四名獵荒者著裝的男女站在車頭處,正相互攀談著。
留守的城防軍大概在三十人左右,負責組織塵民們上車。
云染地理一般,但根據在燈塔上聽到的信息來看,他們目前所處的位置,是名為“澳亞新大陸”的荒涼戈壁。
按照他的所識,正巧對應前世澳大利亞西部的維多利亞大沙漠。
這些給探索小隊的車輛,有些類似加長版的皮卡,除了駕駛艙,后車部分屬于敞篷式。
這種車的好處在于,可以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將搜尋到的物資搬上車,而壞處自然是,乘坐者得經歷風吹日曬。
“十人一輛車,動作快點。”
車的面積很寬敞,兩名城防軍負責駕駛,后面蹲坐十來個人,一點都不擁擠。
云染順著城防軍的指引,登上了其中一輛,避免曬的太辛苦,他將上衣都脫了下來。
背心捂住口鼻,做了個簡單的面罩,而夾克,則披在了頭頂遮陽。
同乘的其中幾人,好似受到了啟發,有樣學樣脫下外衣,將腦袋包了起來。
第一批下來的塵民共60人,算上隨行配隊的城防軍,總共駕駛了七輛車。
“墨塵,我們先走了。”
“回見。”
全員上車后,同樣沒等后面的人,由其中兩名獵荒者帶隊,直接朝西南方向駛去。
···
···
嗡~
車輛行駛在沙地上,濺起了大片塵土,除了引擎的轟鳴聲,再無其他聲響。
就這樣一直持續了個把鐘頭,一名寸頭大叔,帶頭打破了安靜。
“你們有人之前來過地面嗎?”
“我是第一次來。”
“我也是。”
眾人相互看了看,其中一名青年舉了舉手,“我半年前下來過一次,當時是在印尼大陸那邊。”
“兄弟,可以啊!”
“有沒有什么經驗可以分享下?”
“聽說噬極獸一口能吞下一輛車,是不是真的?”
青年搖了搖頭,表示不知,“上回我們去的任務地點,并沒有遇到噬極獸。不過,我聽燈塔上的老人說過,噬極獸好像不吃人。”
“不吃人?怎么可能。”
“是啊,不吃人它們吃什么,吃土嗎?”
“兄弟,你是不是被人騙了。”
“那個老人以前就是搬運工,應該不會騙我,他就是因為見過噬極獸,一直到遠行都沒再去過地面。”
“不管怎么樣,希望我們不要遇上。”
云染在一旁張了張嘴,本打算提醒一句,可想了想還是算了。
原著劇情中,燈塔抵達澳亞新大陸后,一直漂浮了數月,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尋找資源,便會遭遇噬極獸。
這些塵民連對噬極獸最基本的了解都沒有,就算告知他們這些信息,信不信另一說,到時候還是只能逃命,并不能改變什么。
別看他們隊伍規模不小,可在噬極獸群面前,根本不夠看,能有一半人活著回去,就已經是燒高香了。
···
噬極獸的強大不在于鋒利的爪牙,而是詭異的攻擊方式,以及超強的自愈能力。
即便是腦袋被炸的稀碎,也能在一定的時間內恢復。
正是因為強大的自愈力,理論上來說,噬極獸根本殺不死,又或者說很難殺死,難到過去了幾十年,燈塔任然沒有找到有效擊殺噬極獸的方法。
這不排除燈塔一直漂浮在高空,對地面生態了解過少的緣故,但也足以看出噬極獸的可怕。
可它們恢復的依仗是什么?
毋庸置疑是“生命源質”
那是不是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