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敏昊的話,不是為了拍康回馬屁。
而是陳敏昊覺得自己認識到了一個不一樣的康回。
陳敏昊仔細回憶過去,康回雖然張口閉口經(jīng)常談錢,但是她的所作所為卻基本不涉及錢,卻是完全是為了踐行自己的理想把自己的藝人帶成全球巨星。
康回目前依舊是與神夢經(jīng)紀公司簽署的合同,也就是說康回的收益與她手下藝人的業(yè)績掛鉤,換句話說,陳敏昊給公司賺得錢越多,康回賺的錢也就越多。
但是每當陳敏昊的利益和公司的利益生沖突的時候,康回都是毫不猶豫的站在陳敏昊這邊,因為陳敏昊代表著她理想實現(xiàn)的可能性。
從某種意義來說,康回不是一個好的員工或者專業(yè)的職場經(jīng)理人。她在專業(yè)的工作中夾雜了太大自己的私人情緒,這種情緒對于張簡章來說當然是毒藥,但是這種情緒對陳敏昊來說,也并非是蜜糖,而是一把雙刃劍。
對于陳敏昊來說,未來他成立了自己獨立工作室,而康回依舊做他的經(jīng)紀人的話,如果他的目標一直都是向著全球巨星這個目標靠攏的話,兩人自己可以攜手同行。但是陳敏昊有一天變卦了,那康回可能就和他離心離德了。
但是也是直到這一刻,陳敏昊才把康回真正確定為自己未來的核心班底。因為陳敏昊雖然不說,但是他目標一致直指全球巨星。
這條路很難,所以陳敏昊需要一個團隊站在自己的身后支持自己。康回能力很強,但是不是最強的,康回對自己有恩,但是報恩的方式有很多種。
做人不能自私,但是理想是自私的東西,有時候你不錙銖必較的話,就會失之毫厘,謬以千里。理想潰敗,但是人生沒有重來。
陳敏昊在思考未來,而康回也沉默不言,她感覺她被陳敏昊的那句話“理想主義內(nèi)核的人活成了精致利己主義的模樣。”觸動了,從來都沒有人對她做出如此精準,客觀的評價。
陳敏昊率先打破了沉默,說道“對于華夏樂壇的話,我們無論做點什么也總比不做強,希望因為我的存在,能給樂壇注入新的活力吧。”
康回點了點頭,說了句“好。希望我們能帶了一些正面的影響。不過話說回來,你拿到金曲獎兩個獎杯后,你現(xiàn)在差不多從二線上升到一線了。”
陳敏昊喝了一口咖啡,問道“康姐,你經(jīng)常說的一線,二線,三線到底是怎么劃分的啊?”
康回笑了一下,說道“這只是人們根據(jù)明星人氣做一個大概的區(qū)分,并沒有非常嚴格的界限。比起這種劃分方法,我更喜歡另外一種目前專業(yè)的劃分方法——藝人生命周期理論。
藝人的第一階段是偶像,就是藝人有知名度,有人氣,也有自己的核心粉絲群。你在《藝人練習生》中大概就是處在這個階段。
第二階段是流量明星,與偶像相比,流量明星的一個顯著特征就是出村了,換句話說,就是突破了圈層被大眾熟悉,有了話題度和更大的商業(yè)價值。
《并蒂蓮》和《最好的我們》播出后你就大概變成了流量明星。后續(xù)的巴黎時裝周、高考成績、burberry的海報這些熱點只是添磚加瓦,并不能讓你更上一層樓成為巨星。
第三階段就是巨星,一般來說,是流量明星通過轉型擁有了自己的代表作,不再需要依靠粉絲拉動票房和收視,也能經(jīng)得起市場的考驗。
你目前的話,距離頂級流量還有一定距離,在影視方面,沒有能拿得出手的代表作。
其實從第二階段到第三階段巨星,對于很多流量明星來說,是不可逾越的鴻溝。擁有自己的代表作談何容易,代表作可遇而不可求。
特別是現(xiàn)在賺快錢的機會那么多,很少有流量明星愿意靜下心打磨自己的作品。畢竟時間對他們來說就是金錢。所以,當初你提出你要去高校專門學表演的話,我非常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