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送你離開千里之外,
你無聲黑白,
沉默年代,或許不該,
太遙遠的相愛~
我送你離開,天涯之外,
你是否還在~
琴聲何來,
生死難猜,
用一生去等待~”
簡單舒緩的吉他聲加清涼婉轉的嗓音響徹了整個房間,也響徹在座所有人的內心。
在場的每個人都感覺全身像閃過一道電流,把所有的細胞都激活了。他們不由自主地屏住呼吸認真聆聽,每個人的眼神都不由自主地流露出一絲絲震撼。
隨著陳敏昊最后一句唱完,他的吉他音也立馬戛然而止。
整個房間陷入沉默,非常安靜。
緊接著,房間內響起來了陣陣交頭接耳的聲音以及難掩的驚嘆。
聽完《千里之外》后,石嘉志一時間忘記了自己來此的初衷,他已經完全陶醉在這簡單流暢的旋律和讓人回味的歌詞中了
陳敏昊的《千里之外》絕不是自己最開始猜測的虎頭蛇尾,就從歌詞來說
歌詞的第一句“屋檐如懸崖,風鈴如滄海,我等燕歸來。”讓人回味無窮,浮想聯翩。
“聞淚聲入林,尋梨花白,只得一行青苔。”這三句寫的也極美。這三句兩語描繪出的意境,就算與古人的宋詞相比,也是極好的聽見了不絕如縷的哭泣聲,想進樹林尋找這美麗的女子,但卻尋之不得,沒有人影,只有林中淺淺的青苔。
除了這句之外,還有最后一句,“琴聲何來,生死難猜,用一生去等待。”石嘉志正打算細細品味一下這其中已逝愛的感觸與感傷,他就看到了曹天似笑非笑的表情。
“不對呀,我今天是找茬的呀!”石嘉志終于想起了本次來訪的初衷給陳敏昊這位樂壇新星潑冷水,讓他戒驕戒躁。
石嘉志萬萬沒想到劇本竟然是這樣展開的,他本來想到這里挑挑刺,但是話到嘴邊,就都變成了溢美之詞。
石嘉志斟酌了一下,心想“算了,我還是閉嘴吧。”
吳洪榮注意到了石嘉志的表情,他毫不顧及形象地笑出了聲來,對著陳敏昊稱贊道“不錯,不錯。”
而曹天則用充滿善意地眼光看著陳敏昊,笑著說道“其實創作的好壞與時間長短真的沒關系。《千里之外》這歌陳敏昊你花了一周就寫出來了,但是有的人花了一輩子寫得歌也達不到你這的一半。”
陳敏昊從來沒想到過自己有一天竟然會被夸獎到不好意思。
曹天最開始聽到陳敏昊的《父親》、《后來》還有《離人》的時候也很震驚。但是后來,曹天現自己接受了陳敏昊就是一個真正的天才的設定后,他心態就平和了很多
這就是老天爺賞飯吃,不是靠后天的努力,頭懸梁,錐刺股,就能追的上的。
曹天替其他歌手和創作者感到惋惜。
不過陳敏昊在短短一周的時間就寫出了這樣一歌,還是讓他覺得有點不可思議。
最后,曹天沒有忍住,把內心的困惑問出來了,其實這個困惑也是這個房間內絕大部分人的困惑
“小陳,你寫歌的時候是不是有什么技巧和竅門啊?”
曹天把他的問題問出來后,他自己就感覺這個問題有些不妥在不懂行的人看來,自己這不是在刺探商業機密嘛。
在懂行的人看來,自己也是一個年過半百的樂壇老人了,卻問一個這樣傻的問題創作就是寫歌詞,想旋律嘛,無非就是有先后的順序的差異。
陳敏昊抱著吉他,心想曹老師一直挺欣賞我的,在錄《父親》的時候,他還教我平時練習氣息,從容唱高音的方法,我在他面前裝逼可能不太好。
陳敏昊認真想了一會兒說道“我也說不太清楚,可能可能就是天賦吧。”
聽到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