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更后改,有錯別字!請等等看!謝謝!
蹲在地上的觀眾摸了半天,也找不到自己的眼鏡。
但是他聽到陳敏昊已經開始唱第二首歌了《千里之外》,他站了起來,心想算了,就算看不清,閉著眼睛也能high。
與京都的鳥巢演唱會一樣,陳敏昊剛唱完《離開地球表面》后,他工作室立馬在網上發布了與這首歌相關的演唱會的片段,隨后《離開地球表面》這首歌在各大音樂平臺上上線。
不少音樂評論人紛紛在微博上發表了自己對這首歌的看法。
音樂評論人王怡寶能聽出來這是首演唱會的好歌。很high,很沸騰。
音樂評價人泰素有八萬人跟著同一首歌一起high,這對所有搖滾樂來說都是一個美麗的夢。在當下的華語樂壇,也確實只有陳敏昊能做到。
音樂評論人natural整整十年歌壇都唱著陽白雪,沒有了搖滾的激昂,但時代需要這樣的宣泄。
音樂評論人李淼說實話,我并不想承認《離開地球表面》是搖滾,可是有時候我總會想起所謂“搖滾”也不過是通俗歌曲中的一種,人們賦予它的意念與神圣更像是一場我們對于自己內心認知的自我。
與音樂評論人相比,豬場云音樂上的網友評價顯得風趣幽默。
剛才聽這首歌腿抖得太快了,被同桌打了一頓。
我媽問我為什么要趴在地上撿手表、外、背包、電腦
我是一個焊接工,現在一邊工作一邊聽這首歌,我感覺我就是在焊航母
只要心中有陳敏昊,在哪里都是演唱會,剛才我聽著旋律算了,不多說了,我樓下的鄰居來找我了。
如果你陷入了一種悲傷的境地,如果你懷疑生活和生命的意義,那就聽聽這首歌吧,聽完這首歌你會覺得自己就是小太陽。
就在陳敏昊演唱會進入的時候,微博上對陳敏昊演唱會的討論,產生了不小的爭議。
“陳敏昊之前不是說演唱會上有一首英文歌曲,一首中文歌曲,其實一首還是滬海的專屬歌曲嗎?“
“排除所有不可能的,剩下的那個即使再不可思議,那也是事實。那么,滬海的專屬歌曲是一首英文歌。”
“漢語流傳了這么多年,一個城市的專屬歌曲用英文不太合適吧。”
“大清都滅亡了這么多年了,我覺得如果能借用這個機會能讓全球更多人知道上海,了解上海也不錯。”
“我不聽,我不聽,只要陳敏昊不國,我就噴他。
而演唱會也進入了一個。
今天的演唱會沒有邀請任何嘉賓,所以增加了一個與粉絲互動的環節。
演唱會都會抽取五位粉絲,然后攝像機會把鏡頭拉近,陳敏昊會和她溝通,然后送出一個禮物。
陳敏昊與前四位粉絲溝通完,眼下就只有一個名額了。
臺下的觀眾都屏住了呼吸,希望能抽中自己。
全程一起倒數
“3”
“2”
“1”
鏡頭拉近,掃過一對母女,媽媽滿心期待把話筒遞給自己的女兒。
沒想到女兒差點嚇哭,陳敏昊笑著說道“她應該是有點害羞。”
而這位小孩更是把頭埋進母親的脖子里。
聽到杰倫這樣說,這位媽媽有點急壞了,拿著麥對女兒說“小乖乖,你快點啊,你看是誰,是陳敏昊啊!”
小女孩牢牢摟她媽的脖子,抱的更緊了。
陳敏昊善意地笑了笑說道“小朋友現在上幾年級啦?”
小女孩怯生生地說道“叔叔,我現在上四年級啦,”
她媽立馬抱著她“小乖乖,要叫哥哥。”
陳敏昊笑容滿面地說道“小孩子不懂事沒事的~送玩具的話,玩物喪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