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起來房子穩(wěn)穩(wěn)當(dāng)當(dāng)?shù)模瑢嶋H上房子的結(jié)構(gòu)遭到破壞,南方,墻壁容易回潮。再加上朱家村處于山區(qū),螞蟻多,螞蟻對木梁等木制結(jié)構(gòu)造成極大的破壞,還有一點,5,60年代的房子,水泥含量較少。
所以,
朱晨陽有一個想法。借錢給朱家村所有村民統(tǒng)一建房,這樣有兩個好處,其一,便于統(tǒng)一規(guī)劃建房,整整齊齊的一排排房子總比分布零零落落的房子更美觀,賞心悅目一點,更方便出行。
其一,統(tǒng)一釆購水泥,建材,等。找一家建筑公司,建筑成本至少可以省下15到20。
這省下的成本足可以建一座小公園,再加一條綠道,一個老年人活動中心。
朱晨陽把自己的想法跟爸媽,三舅簡單的說了一下。
朱爸說道,“這要花多少錢啊。你有這么多錢嗎。”
朱晨陽說道,“朱家村有176戶,建房子,2層,農(nóng)村小別墅,帶個籬笆小院,25萬吧。176乘以25萬,就是4400萬。這4400萬,我還借得出,5的年化利息。分三年還,每年還95833元。每年村民從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合作社的分紅,足夠可以還了。”
......
三舅離開后。
很快這個消息在村里傳開了。
議論紛紛。
整個村里都在聊這件事。
劉小林家,開了一家雜貨店。有三張桌子,兩桌510k,一桌拖拉機,還有村民在旁邊看。朱家村的娛樂活動都在這里。
冬天,外面太冷了,村民們也不在外面扎堆聊天了。
這時一個村民磕著瓜子說道,“小陽說借錢給朱家村每戶建房,這件事是不是真的。”
一個村民也磕著瓜子說道,“這件事我聽福明說的。”
這時,旁邊劉福明說道“我聽劉建設(shè)說的。”
劉建設(shè)聽誰說的
一個村民說道,“如果這個消息是真的就好了。我家房子年代太久了,民國時候建的,梅雨季節(jié)的時候,房子回潮的厲害,屋子非常潮濕。”
一個村民說道,“我家的房子也回潮的厲害,”
一個村民說道,“老房子都容易回潮。我家的房子也回潮得厲害,屋子里濕漉漉的,”
一個村民說道,“我家房子50年代初建的,在我家房子的墻壁上還刷著毛語錄呢,滿打滿算70年了。”
又一個村民說道,“我家的房子60年代建的。”
一個在打拖拉機的村民插話道,“這消息誰傳的。”
這時,村支書走進來,準備買醬油。
一個村民說道,“這件事問一下村支書吧。”
然后,一個村民對村支書,也就是朱晨陽的二舅問道,“建明,聽說,小陽說借錢給朱家村每戶建房,這件事是不是真的。”
劉建明說道,“這事情啊。等會下午3點半的時候會在祠堂里開一個會,全體村民參加。”然后買了一瓶醬油,離開了。
到了下午2點的時候。
村里的廣播響起了。
是村支書的聲音,“喂,喂,喂,通知,全體村民在下午3點半來祠堂開會。再次通知一遍,全體村民下午3點半來祠堂開會。通知完畢。”
3點半。
村民們來到祠堂。
劉建明拿著大喇叭說道,“事情是這樣的。我們朱家村的房子都是老舊的房子,有的民國建的,有的5,6,70年代建的。房子太老了,由于,那個時候建房子含水泥比較少,山上螞蟻,飛蟻多,對房子的棟梁等木制結(jié)構(gòu)造成極大的破壞,以及,回潮墻壁滲水,對房子的破壞,這三個主要原因,我們的房子實際上己經(jīng)屬于危房了。
幾天前,我三弟的房子半夜倒塌,一家五口就睡在屋里,不幸中之大幸,沒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