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之后,簡直就是直接勒住遼國的脖子。
要知道遼國可是一點鹽也不產,都是靠的其他國家的供應,而且絕大部分的鹽都是由南邊的宋國、周國、豐都、鐵勒等幾個國家供給,至于北部的其他游牧國家,自足尚且不能,就更別說買給遼國了。
鹽這東西,可是和糧食一樣都是每日所需之物,一兩天不吃是沒什么,但時間長了就是會讓人精神恍惚,身體乏力,甚至昏迷。
所以說,只要控制住了鹽的供應,到時候遼國人別說打仗了,恐怕連自殺的力氣都沒有了,到時候去說降自然要容易的多。
“既然眾卿都覺的此議甚好,那就這么定下了。”馬晉見眾人沒有異議,便開口說道,微微頓了一下又道:
“此事,由寇卿你親自主持,其他愛卿從旁協助,毋要做到一點,那就是一切東西都不能流入遼地,敢有玩忽懈怠者,立斬不赦。”
“臣等,遵旨!”眾人趕忙躬身答應道。
等商議完平定遼國的事情后,略微放松一番,馬晉又開口道:
“對于如何治理遼地,眾卿可有什么見解?”
繼續閱讀!
馬晉的語氣中,遼地就好像已經是盤中餐一般,只等著下口了,絲毫沒有將逃跑的耶律齊和八大部族放在眼里,不但是馬晉,就是殿上的眾臣也沒有一絲意外的樣子。
“陛下,臣以為應當實建州郡,而非羈縻之治,羈縻制度雖然可以更快的吞并遼國,減少敵對情緒。”
“但臣看來依舊是換湯不換藥,統治遼國的還是現在的這些遼國貴族,對我大周并無裨益?!?
“而且這在臣看來,根本就是對遼國的退讓妥協之策,不但不能讓這些遼國貴族們感恩于我大周,反而會認為大周需要他們,不敢殺他們,讓他們再無敬畏之心,雖然短時間內不會出什么問題,但時間一長必會再生波瀾,降而復叛,到時候朝廷又要耗費人力物力前去平定。”
“所以,臣以為不如一步到位,直接建立郡縣,派遣官吏,當然我大周乃王道之國,自然不會奴役遼地百姓,朝廷也可以在遼地選取心向大周的有才能之士,委以官職,以收遼地士紳之心?!?
“更是可以在遼地招募精壯之士為大周兵卒,調往其他州郡,充任守備或征戰四方,以減遼國精壯之民。”韋皋出列奏道。
“陛下,臣以為韋將軍此言甚善!”寇準在一旁躬身奏道。
“臣等亦附議”其他人想了想,這確實是最合適的辦法,便紛紛附和道。
馬晉見其他人異議,自然是從善如流的準奏下來…………
…………
召喚之大皇帝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