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道人帶著姒癸憑借記憶謄寫的大量道經(jīng),滿意的離去。
姒癸總算有了獨處的空間。
別看兩人剛才的對話很隨意,姒癸一個應(yīng)對不好,身份就會從短暫的盟友變成敵人。
哪怕他對太上道人而言,還有一些利用價值,短時間不會翻臉,但等利用價值沒了,極有可能被“清場”。
別提什么晚輩和師伯祖的同門情誼。
君不見堪比至親的師弟元始道人,也被太上道人鎮(zhèn)壓了嗎?
都說君主是孤家寡人,到了圣人境,真的不受世俗情感束縛。
或者說,境界高到一定程度,凡人的熾烈情感,不見得能引起絲毫的共鳴。
因此太上道人離開后,姒癸開始考慮自己的出路。
雖說太上道人許他置身事外,但他不能完全把希望寄托在對方身上。
況且盤古真靈在他身上布局多年,會真的與他撇清關(guān)系,從此各不相欠互不打擾嗎?
說實話,姒癸心里沒底。
后土被對方算計的死死的,那他呢?
有些事,看似不存在,不意味著沒有。
想獨善其身,終究還得靠自己爭氣。
論修為,姒癸已臻至圣人境,每日誦讀黃庭經(jīng),自然而言能夠鞏固修為。
可到了圣人境,想大幅度增長修為并不容易。
太上道人或有捷徑,但眼下不見得會告訴他。
姒癸想短時間提升自保之力,思來想去,只有一個辦法——借助外物。
比如,所謂的圣人至寶。
太上道人的太極圖、天地玄黃塔。
元始道人的盤古幡、三寶玉如意。
通天道人的誅仙陣圖,后土的六道輪回,女媧的山河社稷圖。
每一件寶物,都能大幅度提升他們的戰(zhàn)力,也是他們與其他圣人相爭的底氣。
反觀姒癸,新晉圣人一個,混沌鐘和周天星斗大陣,都是撿的妖帝的。
妖帝終其一生都沒能成圣,這兩樣雖強(qiáng),卻遠(yuǎn)比不過圣人至寶。
盤古真身與十二都天神煞大陣來自巫族傳承。
同理,巫族雖然出了一尊圣人后土,可后土的根基在于六道輪回,而非所謂的巫族傳承。
在此強(qiáng)調(diào)一點,盤古真身,是巫族憑借傳自盤古大神的血脈,創(chuàng)造出來的神通秘法。
與盤古大神是有關(guān)系,卻不等同盤古大神的肉身力量。
就像從人身上拔下一根汗毛,不代表那個人就是一根毛。
姒癸將自己“剖”開,無奈發(fā)現(xiàn),里面填充的都是別人的東西。
那他該拿什么去煉制自己的本命圣人至寶?
想著想著,姒癸閉上雙眼,回顧自己穿越以來的點點滴滴。
從開始修行巫道,到兼修仙道,再以巫道一步步成就巫神、返祖、準(zhǔn)圣,再到最后的圣人境。
最終落在“人圣”上。
“原來我至始至終,走的都是人道?!?
想明白的姒癸,嘴角露出一抹笑意。
何為人道?
在燧人氏看來,或許是薪火相傳,不滅的信念和精神。
在神農(nóng)氏看來,或是對生命的熱愛和追求。
而在姒癸看來,卻是善于向天地眾生學(xué)習(xí),巫道強(qiáng)學(xué)巫道,仙道強(qiáng)修仙道,取其精華,化而為翅,扶搖直上青云。
他能成為人圣,不僅僅是因為他人族的身份,還因為他一直修的都是人道。
所以,他要煉制圣人至寶,還得從人道著手。
“如果真要煉制一件與人道貼合的至寶,還得去請教火云洞三皇五帝不可。”
姒癸開始慶幸自己當(dāng)初無論如何也要留下三皇五帝的明智之舉。
似乎燧人氏還在八景宮療傷。
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