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要出門的,你既然不愿意就算了。”
思思無奈,“那你何時回來?”
“酉時。”
韓亦雪如之前計劃一般,搞定思思后,又回房簡單做了男子打扮,戴上黑色帷帽。
隨后她爬上梯子,順著床單往下來到了小巷,在下地之處的墻上做了個記號,思思把床單收回,一切都很順利。
韓亦雪順著小巷往左走到大街上,隨手抓了一個路人問“請問‘冶山茶社’在哪里?”
那人正好知曉,指了指前方說道“那里不遠的,向前一直走看到一家成衣鋪子往右拐直走到盡頭,再往左走一段,茶樓就在那條街道的巷子里。”
韓亦雪聽了個大概,一路上接著又問了兩人,終于看到巷子里的茶樓。
她站在大門外,仰頭望著用青石和水磨磚建成的兩層門樓,木匾上“冶山茶社”幾個金色大字格外顯眼。紅漆大門外是精致修建過的綠植,門前燈籠上寫著“冶山”二字。
晴好日光從翹起的檐角一寸寸滑落,一磚一瓦一木,隔離了大街上的喧囂,一派淡雅寧靜。徐徐秋風吹來茶香淡淡,竟有些涼了,原來不知不覺中,已是深秋。韓亦雪看了良久,終于決定走了進去。
茶樓字畫四壁,一樓座無虛席,臺上樂者彈奏古箏,茶客們或輕聲閑聊或安然品茶,歲月靜好,處處文雅。
一個伙計迎了上來,客氣恭敬。
韓亦雪也不廢話,直接低聲道“編號八九七五七。”
小二愣了一下,道“客官稍等片刻。”說罷便急匆匆朝后院而去。
須臾,一位相貌俊秀、清頎勻長、素淡長衫的男子走來,一彎玄月眉,眉眼深邃。他的目光溫和,舉止大方,英俊的面容透著隨和安寧的氣質。就像這茶樓裝潢給人的感覺一樣,如一抹清風,如一縷陽光。
幾年不見,眼前人竟覺得有些陌生了。來人已不是她印象中的少年模樣,而是成長為了一個男子。
韓亦雪見他在距離自己一丈遠的地方停下,一只手垂在腰畔,一只手負于身后,后背筆挺,站姿端正地對著自己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