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暑褪去,涼風漸起,七夕佳節也到了。
周祈書在早上為太后插花時,甜甜笑道“今日是七夕,奴家想求太后的恩典,晚上在后院和素菊姐姐、挽翠她們做個乞巧會,不知道太后準不準?”說著,把花瓶拿過來給太后觀賞。
太后摸了摸還帶著露珠的花瓣,心情不錯“也好,七夕乞巧本是國中的風俗,求神仙保佑你們一個個都伶俐些,莫要粗手笨腳?!?
周祈書歡喜得盈盈一拜“謝太后,巧果、針線那些我就叫挽翠去準備好。奴家也想求太后賞個臉,和我們一塊兒樂一樂。”
太后卻擺了擺手,她素有早睡的習慣,天一黑就要歇下“這是你們年輕孩子愛的游戲,我一個老太婆就不來湊熱鬧了。你也要叫著她們早些收拾了,莫要耽擱得太晚?!?
周祈書低頭答了一個“是”,正好挽翠又抱了一捧新鮮花朵進來,她便擇了一枝冰粉長春,笑道“這花兒的顏色和太后的衣裳很配,名字也吉利,太后的容顏正是芳華永駐、歲歲長春呢,讓奴家給您簪在頭上吧?!?
她正簪著花兒,忽聽太后說道“我聽說挽翠常替碧荷跑差事,這樣不好,她畢竟是你帶進來的丫鬟,倒叫宮里人背后說我這老婆子欺負你們了。以后挽翠不必出去了,就在這里呆著吧?!?
周祈書愣了一下,馬上又笑了笑“是,多謝太后體諒。只是,聽說三哥兒要出閣讀書了,宮里各院都去打發人去賀喜,奴家也不能不有所表示。想討太后的準兒,今日讓挽翠再走最后一趟吧?!?
太后仔細看了看她的神情,并無異樣,想想她說的也合理,便答應了,但吩咐碧荷也隨同一路去。
周祈書口稱要回屋取賀禮,關上門來低低囑咐了挽翠幾句,晚翠有些疑惑“這兩句話文縐縐的,是什么意思?”
周祈書道“你別管是什么意思,記下來就照我的話去說,寧昭容一聽就會明白的?!?
寧昭容在前廳很客氣地接待了碧荷二人。挽翠道過喜后,笑道“我家娘子說,昭容娘子曾說過最愛秦淮海的詞,尤其是那兩句,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今日又正好是七夕,看這天色晴朗,大概亥時以后就能看見鵲橋了?!?
寧昭容笑了笑“你家娘子是個雅人,有機會我還要多討教才是。”
天色黑下來了,乞巧會在一片歡笑聲中開始又結束,素菊催著大家趕緊收拾好散了,宮中清苦,明日還要早起。
周祈書卻說,她方才穿的針線不夠精巧,怕天上的仙子怪罪,要留下來再做一回。
熱鬧的后院在轉瞬間便安靜了下來,月色如銀,涼風冉冉,搖曳一地清輝。
周祈書微微揚起頭,望著明亮的月光,心里卻漸漸跳動了起來。
挽翠守在后門處,撥開了門閂。門外不遠處有燈籠的火光在閃動,越來越近,她的心也跳得越來越厲害。
當趙廷楨獨自跨進院門時,周祈書正好已轉過身去,抬起手對著月光穿針引線,挽翠也正好退到了陰影里,悄聲繞過角門走了,自去前面庭院里望風。
“針眼這么小,你竟能一線穿過三根銀針?!北澈箜懫鹆艘粋€清朗沉穩的聲音,聽來頗含贊賞之意“不錯,很靈巧?!?
周祈書嚇了一跳,疑惑地轉過身來,抬眼一望便趕緊屈膝拜下了“恭請皇上圣安?!?
“你知道是朕?”趙廷楨眼中含笑“對,你入宮前曾見過朕。只是時間這么久了,你還記得?”
周祈書莞爾笑道“皇上風儀出眾,令人過目難忘,奴家又怎會不記得呢?”
趙廷楨愉悅地望著她“你在太后身邊,還習慣嗎?太后對你好不好?”
“習慣”周祈書點了點頭,答道“奴家有幸,蒙太后時時教誨,這份殊榮,奴家是感激不盡的。”
趙廷楨笑了笑,暫時沒有說話,她沒有直接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