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陰如水,花謝花開,一轉眼五年過去了。
嚴夫人一身羅綺、頭戴珠翠,高坐在富麗堂皇的秦家大廳里,笑吟吟地接待著從鄉(xiāng)下趕來探望的本家弟媳顧三娘。
顧三娘從一進門,就東張西望地嘖嘖稱贊,直到坐下來喝光了丫鬟奉上的一盞茶,還在說個不停。
“我活了大半輩子呀,還沒見過大嫂這么好福氣的人”顧三娘笑得很殷勤“哥兒多么有出息,聽說當年第一次下場就中了舉人,第二年又中了進士,還是頭幾名。”
這話她其實已經說過幾次了,但嚴夫人愛聽,她就反復說。
“是二甲第七名”嚴夫人淡淡說道,心里有點不悅,兒子入仕已有幾年,不再是平常布衣,“哥兒”這兩個字哪里還是她能說的?親戚歸親戚,規(guī)矩可還是規(guī)矩。
“瞧瞧,多厲害!這豈止是千里萬一,怕是萬里挑一吧?”顧三娘豎起了大拇指,她發(fā)現(xiàn)了嚴夫人表情的變化,雖然有點犯糊涂,但是沒關系,可勁兒吹捧就行了。
嚴夫人果然又露出了笑容,顧三娘松了口氣“再瞧瞧府上如今這番氣象,真是富貴之家!要不是托大嫂的洪福,我哪兒見過這么多金的、銀的、玉的呀?”
嚴夫人滿心得意,但得意之余嘴角又不自禁地抽動了一下。五年前兒子中舉之后,就風風光光迎娶了謝家姑娘,為了這場喜事,秦家買回了之前抵押出去的全部房舍,里里外外裝飾一新,還添上了不少家具、古董、字畫,這筆錢和物件,自然都來自于謝姑娘的嫁妝。
顧三娘見嚴夫人沒吭聲,但眉眼還是帶著笑的,就更加起勁地往下夸“還有你家的少奶奶,真是天仙樣的人物!那模樣兒俊的喲,真不知是怎么長出來的?說話又斯文和氣,配你家哥兒真是郎才女貌!聽說她娘家還是有名的大財主,家里的錢堆得”
這回她還沒說完,嚴夫人就沉下臉來,冷笑了一聲“錢是有一點,但不過就是個商戶。這門親事我本來是不答應的,可她家看中了我兒子有前途,死乞白賴地非要來高攀。我是看在姑娘還算懂事聽調教,才勉強點了頭。不然區(qū)區(qū)一個商戶家的閨女,哪里配得上我們這種書香門第?”
顧三娘被她一番連珠炮似的說辭嚇得呆了呆,但很快就反應過來,暗暗懊悔說話沒過腦子,馬屁拍到了馬腿上。
她馬上重振笑臉“是,是,大嫂說的對,有錢算什么?哥兒如今做了官,領的是朝廷的俸祿,到哪兒人家都得叫一聲‘秦大人’,這才是光宗耀祖的大事!”
她說到這里,忽然明白了,輕輕打了自己一個嘴巴“大嫂你看我,說的高興就忘了規(guī)矩。你家公子如今是大人老爺了,我還這么胡亂叫著,真是該打!”
這幾句話終于說到了嚴夫人的心坎上,她馬上心情大好,笑得皺紋都快看不見了“他就是做再大的官,你也是長輩,快別說的這么見外。”
她總算想起了問這一句“三娘子,你今日過來,是有什么事?”
“沒什么事”顧三娘笑道“就是聽說大嫂和公子一家又回來探親了,特意來看看,帶點鄉(xiāng)下的土特產給你們嘗嘗鮮。”
嚴夫人笑道“一家人別說兩家話,你要是有事,只管說,能幫的我們都不會推辭。”
“哎喲,那我先謝謝大嫂了”顧三娘歡喜得站了起來,屈膝拜了一拜“我這點小事,對大嫂來說真是三個指頭撿田螺不費吹灰之力!其實也沒什么,就是我那個不爭氣的小兒子相了一門親,女家說要五十兩銀子的聘禮才肯嫁。”
嚴夫人笑了笑,端起了茶盞“不就是五十兩銀子么?這不算什么。”
“除了聘禮,還嫌我家的房子太破,說要在鎮(zhèn)上買一處紅漆大門、四合院,帶菜園子的房子才行。這種房子要花三百兩,我和他爹算了算,手頭的錢還差一點兒。”
“差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