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場5鏡1次,actn!”
第二天劇組又在劇院繼續拍攝第二場水下逃生表演。
兩場戲份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除了演員的衣服不同,特寫鏡頭不同,別的差不多。
昨天劇組已經拍攝了前面的鏡頭,剩下的就是‘茱莉婭’掉進水缸里淹死的戲份。
今天羅卡沒有戴帽子,他梳著貴族式的分頭,換了一身長款風衣,站在舞臺上,望著茱莉婭被吊了起來。
噗通~
又一次落入水中,因為是兩場表演,演出的服裝不同,所以需要入水兩次。
等到簾幕遮住了水缸,飾演道具師卡特的邁克爾·凱恩先生,一只手拿著懷表,一只手拿著斧頭。
忽然他沖過來,一把扯下了簾幕,水缸里的茱莉婭溺水了,羅卡也連忙走過去,拍了拍水缸,臉上帶著驚惶。
嘭嘭嘭!
邁克爾凱恩揮著斧頭用力地敲打水缸的玻璃,只是玻璃太厚,敲了很多下,也沒有敲碎。
看到這一幕,羅卡想到了以前的影評,有人說在19世紀末,沒有出現鋼化玻璃,怎么可能用斧頭砸不破?
另外茱莉婭還在水箱里泡著,為什么非要砸玻璃,直接打開水缸的蓋子,更為直接。
還有茱莉婭溺水不到兩分鐘,等破缸而出后,理論上完全可以通過人工呼吸、胸部按壓來搶救,那個時候已經出現了這種急救方法,但是臺上沒有一個人這樣做,安吉爾也只是抱著茱莉婭哭嚎。
當初在設計這段劇情時,羅卡也想要解決這幾個問題,只是想了很久也想不出來,他又向諾蘭導演和諾蘭編劇提出了這個問題。
諾蘭編劇表示,他曾經看過一位魔術師的傳記,那位魔術師在年輕時表演過這個魔術,當時也出了意外,一位助手不幸溺水身亡。
他也用這幾點問過那位魔術師,為什么不想辦法急救,魔術師說在當時的環境下,出現了很多意外和疏忽,所以沒有救助成功。
影視表演和現實生活不一樣,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人溺水,可以通過人工呼吸救回來,但也有很多沒有被救回來。
只要有萬分之一的可能,那么這樣拍攝也沒有問題。
諾蘭導演也表示這樣設計問題不大,觀眾更關注的是劇情的推進,而不是茱莉婭是怎么死的,為什么沒有搶救,因為她只是一個矛盾爆發的點,給觀眾留下的印象并不深刻。
羅卡也明白了,茱莉婭只是個推進劇情的工具人,死了也就死了,太過計較就鉆牛角尖了。
“羅卡走神了,這個特寫鏡頭需要補拍!”
導演區,諾蘭導演對劇務說道。
“好的!”
劇務點頭做了筆記。
今天這場戲臺下沒有觀眾,補拍起來很簡單。
轟隆!
玻璃缸破了,缸里的水全泄在了舞臺上,羅卡做了個前撲的姿勢。
“cut!”
這個鏡頭拍完后,劇組休息十分鐘,道具和布景師開始重新布置舞臺,飾演茱莉婭的派珀·佩拉博女士躺在舞臺上,開始擺造型,化妝師在給她補妝。
下一場戲羅卡需要爆發,他靜坐在椅子上,醞釀情緒。
“羅卡,有你的電話!”
托尼拿著手機過來說道。
“誰的?”
羅卡睜開眼睛問道。
“塞隆女士的電話!”
“手機給我!”
羅卡拿著手機,發了一條信息,稍后再打過去,他擔心打完了電話,剛才醞釀的情緒全泄掉了。
發完了信息,他又開始靜坐。
“凱利先生,準備好了嗎?”
劇務過來問道。
“可以了!”
羅卡和劇組其他成員走上了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