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楊要找的帶路人,不是搞創作的那種專業人士,而是對音樂圈和娛樂圈比較熟悉的那種,人脈較廣的類似于經紀人或者經理一般的角色。
這樣的人物在國內多嗎?
多,很多。
但好找嗎?
不好找。
因為徐楊以及他身邊的人,對那個圈子真的太過陌生,沒有絲毫了解,想找那樣的人都不知道該從什么地方下手。
然而,這又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必須抓緊行動起來。
在他的計劃中,《勁舞團》要在高考結束之后開啟第一次內測,時間非常緊迫。
偏偏這事兒還只能由他本人來完成。
其他人,都太忙。
而且,這事兒交給其他人,他也不太放心,畢竟涉及到《勁舞團》的成功與否,要是因為版權問題導致這游戲遲遲無法上市,耽擱的可不只是他的賺錢大計,而是整個羚羊科技的發展計劃,甚至會影響到他其他產業的發展規劃。
在他的計劃中,羚羊科技的首次融資,將會給他本人帶來一大筆現金,可以自由自配的那種,九位數起步的那種。
有那么一筆資金在手,他規劃中的其他產業才有底氣開工。
說直白點,羚羊科技才是他心目中的現金奶牛,尤其是起步階段。
至于其他產業,變現周期太長,很難像互聯網企業一樣在短時間內賺到九位數起步的利潤。
不說其他,就說利潤空間非常高的超市和服裝廠,在規模做大之前,一年能賺個幾百萬就很不錯了,而且擴大規模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短時間內根本沒辦法輸出多少現金,想要讓這些實體企業的變現能力達到互聯網企業的水平,最起碼得是覆蓋一個甚至兩三個大區的級別,比如說華東區或者華北區規模最大的這種。
所以,這款小小的游戲,卻關系著他重生以來所有規劃的事業的成敗,由不得他不小心。
那么,上哪兒去找這么個熟悉音樂圈和娛樂圈且人脈較廣的人呢?
徐楊絞盡腦汁的想了半天,都沒想出個法子。
招聘啟事貼出去也沒招聘到滿意的人選。
來應聘的,幾乎全是半懂不懂的所謂行內人,在音樂圈娛樂圈處于中低層,人脈可以說是基本上沒有,對版權、互聯網的了解也相當匱乏,不堪大用。
問問張曉穎,也沒有相關人脈。
最后實在沒辦法了,問到了陶蕊楊那邊。
陶蕊楊聽了他的問題,輕笑道“這事兒啊,不算事兒,我有個長輩就是圈里人,而且是京圈里的老資格,肯定有人脈。”
“哎?那還等什么,趕緊牽個線啊蕊姐,”徐楊樂了,他還真沒想到,陶蕊楊竟然有這方面的人脈。
不過轉念一想,也對。
陶蕊楊能在六七年前就出國留學,還是首都戶口,肯定不是一般家庭出身,有這方面的人脈,也不算離譜。
之前還真翻了燈下黑的錯誤,只顧著惦記陶蕊楊本身的能力,卻忽略了這個大海龜的人脈以及家庭背景。
唔,以后得多開發開發。
不說其他,光她留學時認識的同學,就是一座豐厚的寶藏,好好挖掘開采,指不定能淘來幾個大佬。
據說,留學生們在國外可是有著屬于他們自個兒的圈子,哪怕不是同專業同年齡段的同學,也會有各方面的交集。
所以,徐楊想明白這一點之后,比之前更開心。
但陶蕊楊卻嘿了一聲,“徐董,這事兒先不提,我就問你一個問題,是你不是有點不厚道啊。”
“嗯?我怎么就不厚道了?”
“明明有羚羊科技這樣的優質資產,卻把我扔到黃土高原上來給吹冷風,這厚道嗎?你明知道我更適合也更喜歡做互聯網企業。”
徐楊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