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徐楊不投錢都沒關系。
但為了表達誠意,還是投了點,也好讓劉曉松早點啟動相關計劃。
人,場地,設備,唰唰唰的備齊。
音樂事業群就這么成立了。
具體名稱叫做音樂渠道和孵化工程事業群。
說白了,就是播放器和音樂人專屬論壇。
但隨著第一個事業群的成立,公司上上下下都很激動。
雖然事業群跟所謂的部門在本質上是一樣的,但聽著好聽啊。
王海洋這些人一個個都摩拳擦掌的想要當各子板塊的總裁,閑著沒事兒就在徐楊跟前晃悠。
徐楊沒好氣的把這些人召集起來,“事業群是公司未來的發展方向,每個版塊都有可能升級為事業群,但有個前提,那就是達到升級的標準,沒有具體標準,你們自個兒揣摩,”說到這里敲了敲桌子“最關鍵的是,你們得有那種可以獨當一面的能力,加入你們能力不足,就算可以升級,總裁也輪不到你們去做,懂了?”
“懂了老板。”
“我知道該怎么做了。”
“瞧著吧。”
一個個都很激動。
總裁聽著好聽,級別又高,收入也會提高幾個檔次。
誰不愿意啊?
給別人打工不就圖個升職加薪?
高管也一樣樣的。
沒什么區別,都是打工人。
忙完劉曉松這事兒,張副總那邊又找上門來了。
這次換了個地方,很西洋化的會所,明顯玩法更豐富,還是小王和周周倆人作陪。
不過這次徐楊一滴酒都沒沾。
直接談正事兒。
國家隊的效率確實是高。
質量也沒的說。
徐楊看過圖紙之后,心里只剩下佩服。
張副總說是一個院士親自動手做的,雖然還是草圖級別,但比上一次要詳細許多。
款式就是徐楊比較喜歡的現代化風格的。
四四方方,但四條邊全做弧線化處理的那個設計。
高,直,方正,但又有線條感和流動感。
這樣兩棟大樓立在首都的東北大門口,一定能成為地標性建筑。
不過高度就二百米,因為有航空等方面的影響。
層次加上地下室堪堪到50層,距離徐楊要求的地面以上50層還差點意思。
但沒關系。
徐楊不糾結這個。
兩棟樓并不是獨立的,遠處看像是獨立的,但十五層以下是連接在一塊的。
什么感覺呢?
一種在十五層的大底座上蓋了兩棟大樓的感覺。
底下的十五層把一萬多平的土地面積盡可能利用起來,高層建筑則稍微寬松一些。
但就算如此,總建筑面積算下來也達到了六十萬。
相當夸張。
六十萬的建筑面積是什么概念??
n還要多一點。
nho的造型,不倫不類的利用率還很低。
nho不是純粹的商用房,住用房也占了很大一部分比例,建筑面積會小一些也正常。
但徐楊這個設計,還真是利潤最大化了。
恨不得把這一萬平土地上全部蓋成房子。
所以,徐楊很滿意這個設計。
至于報價,對方給出的是六個億整。
然后附帶兩套四合院的翻修工程。
不能更滿意。
當天晚上,徐楊就初步同意跟張副總合作。
當然,字還不能簽,各項程序還非常不完善,設計圖還不夠完善,報價也不夠清晰,還有一些比如說擾民費之類的費用也沒定下來,還要到相關部門報備,徐楊這邊也需要檢查對方的各種文件以及相關資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