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真等不起雷老板慢吞吞的把某山推進股市里,等到那個時候,黃花菜都涼了。
所以,別看他整天悠哉悠哉的,實際上內心還是很有急迫感的。
考慮的事情太多了,方方面面都想走在世界的前列,那壓力可想而知。
這還是只考慮他目前涉足和計劃涉足的行業,如果算上光刻機、芯片制造等行業,那壓力,我媽的呀,更大了。
不過說起來,光刻機這塊,也不是沒有機會。
這個時候的阿斯麥爾已經起步了,沒了什么截胡的機會。
但哪怕是從現在開始就做自研,到十五年后無論如何也具備了和阿斯麥爾爭鋒的資本。
國內,可從來不缺人才的。
連量子計算機和量子通訊衛星都能搞出來,能搞不出個光刻機?
不至于。
重生前為什么沒搞出來?
一個原因。
不重視。
現在的芯片制造才剛剛進入納米時代,絕大部分芯片需求還處于微米時代,到二十年后,也只有手機等一部分集成度非常高的數碼電子硬件必須用到納米級芯片,其他絕大部分工業設備依然可以使用微米級的芯片,包括軍工也是如此。
所以,在03年前后看,國內對納米級芯片的需求并不高,但研發成本和研發難度卻非常高,再加上還沒有被制裁,還可以買到當時最先進的芯片,于是國內各方面都沒有怎么重視。
這差距,越拉越大,直到徹底拉開差距。
然后,被卡脖子了。
這個教訓,不是一般的慘痛。
所以,徐楊還真琢磨著提前搞這個,就算現在沒機會,再等的年,怎么得也該啟動了,到那個時候,他應該也具備了那樣的實力。
好吧,有點想當然了。
阿斯麥爾從默默無聞到一統江湖,燒掉的現金和資源都是海量的,更集成了當時整個西方世界的資源,才有了那樣的成就,光徐楊知道的03年之后的收購就有好幾次,,還都是直接收購的燈塔國的高科技公司。
他有那樣的機會嗎?
絕對沒有。
就算他再有錢也沒用,燈塔國那邊可不信奉什么“商業自由”,或者說,只有他們收購別人的自由,別人敢伸手試試,捶不死你。
所以,還是只能自研。
而且必須借助國家的力量,因為單靠他自己,一百年都不見得能研發出來。
全世界范圍內的高科技企業,有意加算一家,統統都借助了國家的力量,沒有哪一家可以例外,國內就不說了,國外那些也不例外,包括特拉斯這種,連阿斯麥爾在崛起的過程中也真真切切的得到過西方各國的助力。
只是很可惜,現在的羚羊科技還不具備那樣的實力和潛力。
就算他主動貼上去,國家也不見得會理會他。
飯,得一口一口吃。
路,也得一步一步走。
慢慢來,等羚羊科技上市。
等他涉足相關制造行業之后,自然會有人跟他接觸。
只是起步要稍微慢個年了,沒辦法像羚羊科技這樣早早起步。
但這是沒辦法的事情,他就一普普通通的鄉下小子,能在這么短時間內搞出這么大的陣仗,已經相當不容易了,不能苛求更多。
除非他重生為某想某為億達那些頂級企業的二代,那種二代可以動用的資源、人脈可不是他這樣的窮小子能想象的。
……
徐楊送走愁眉苦臉的雷老板。
然后和自己的親信們繼續開會。
也就是劉曉松、張曉穎、王劍、范曉璇這些人。
先是相互道喜。
畢竟成立了董事會,公司又往前走了一大步,雖然是象征性的,可對上市卻很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