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三年前七皇子目無綱常,被貶為了庶人,而如今回壽春城后又當街毆打威武侯世子,并在朝堂之上對蕭御史動手。”
“此等行徑,駭人聽聞,若是不加以嚴懲,恐難以服眾啊。”
只見朝堂之上,大理寺少卿何卓跪在地上,口中舊事重提。
“陛下,臣要彈劾七殿下放惡犬傷人、強搶民女,當街辱罵毆打朝廷命官,百姓怨聲載道,苦不堪言吶...”
都察院左僉都御史蘇建方跪倒在地上,把陳子佑好久以前的事情給翻了出來。
“陛下,臣要彈劾七殿下...”
接著,便有一片人紛紛跪了下來,口中高呼嚴懲陳子佑。
只見閣老楊言軌走出來一步道:“陛下,七皇子殿下雖然有過錯。”
“但他自回壽春后無論是獻出的滅蝗之法還是發明了阿拉伯數字,都對國家大有裨益,依臣看來,功大于過。”
“楊閣老,滅蝗之策雖然有些效果,但數以萬計的糧田仍然被啃食一空,無數百姓餓殍遍野,流離失所。”
“至于阿拉伯數字,恕下官孤陋寡聞,未曾聽說過。”
何卓見到楊言軌幫陳子佑說話,當即出聲反駁道。
楊言軌頓時啞口無言,因為何卓說的是事實,陳子佑的滅蝗之策的確減少了不少損失,但是被啃食一空的農田卻已經救不回來了。
至于阿拉伯數字,目前也暫時只在戶部試行,雖然效果極佳,但沒有推廣至全國,所以何卓不清楚是很正常的。
楊言軌一時間找不出話來反駁,只好退了回去,雖然他對陳子佑的觀感不錯,但是若是沒有道理的力挺陳子佑,恐怕會被旁人冠以趨炎附勢的惡名。
見到此景,弘德揉了揉自己的腦袋,臉上閃過一絲惱火。
“朕突然感覺身體不適,此事改日再議,退朝。”
面對一眾大臣群情激憤,弘德沒有辦法,只好暫避鋒芒。
“退朝!”
王肅在一旁見狀,頓時高聲重復了一遍弘德的話。
面對上弘德這般打太極的行徑,這些大臣們也不好強行拉住弘德不讓他退朝,只得站起身來告退。
走出殿外,卻見大理寺少卿何卓的身邊圍聚了一群朝臣。
“諸位放心,陛下能夠一日不上朝,卻不可能永遠不上朝,只要咱們的態度堅決一些,便能夠完成皇后娘娘的吩咐。”
“既然如此,那我等便唯何大人馬首是瞻。”
一旁的官員聞言,紛紛拱手笑道。
......
“看起來,父皇對皇后一族的權勢之大,頗有些忌憚與不滿...”
陳子佑作為一個穿越人士,以他所學的歷史知識看來,自古帝王擔憂的無非有兩點,一是太監掌權,二來是外戚干政。
歷朝歷代,大都衰敗于此。
無論是秦朝宦官趙高、王莽篡漢、東漢末年的十常侍、外戚何進,北周外戚楊堅,最終建立隋朝代之。
乃至于唐朝前期的武氏干政、中后期的宦官專權,當然最為著名的還要屬明朝大名鼎鼎的九千歲魏忠賢了。
弘德重用外戚其實也頗為無奈,其中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楚國的人才凋零。
沒錯,楚國除了老一輩中部分名將尚在,年輕之輩之中幾乎淪落到了無人可用的地步。
除了陳子佑的四皇兄陳子武以外,年輕將領中能叫得出名字的屈指可數,其中能夠獨當一面的那更是寥寥無幾。
反觀鄰國蜀國,有一位號稱“臥龍”、經歷過大大小小數十場戰斗,從未有過敗績的年輕將領諸葛清。
好在此人常年鎮守于蜀國、秦國的邊境,暫時沒有給楚國帶來什么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