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梁武帝蕭衍英雄半世,殺人無數,到了晚年卻忽然放下屠刀,想要立地成佛了。
在他的影響下,江南當年不知道修建多少的寺廟。
杜牧詩曰: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說的就是這一場遙遠的往事。海城西郊的雞籠山上,現在還有上百座當年殘留下來的寺廟遺跡,經歷千余年的風吹雨打,早已殘破不堪。
后來有游方僧人陸續進山修行,集了香火善資,重新修繕了不少,雖然不是原貌,但卻也還稱之為古寺。
雖然現今信佛之人不少,但山中的寺廟也不是個個都香火鼎盛,主要是和尚太多了……還有尼姑。
有尼姑自然就有尼姑庵,清月庵,坐落在雞籠山北,很小很小的,里面只有六個修行的尼姑。
庵主大概四十來歲,法號清心,其他六個都是她的弟子,據說在此修行已經二十余年了。
因為清月庵地處偏僻,山路難行,所以香火一直也不怎么旺盛,好在真正的出家人是不怕清苦的,所以幾十年來如一日,在此面對青燈古佛,潛心清修。
也有人慕名而來,在這里小住幾日或者半個月不等,說是來潛修佛法,其實就是躲清閑。
說白了就是大魚大肉吃膩了,來這里吃點豆腐青菜順便洗洗腸胃,還有人來這里單純就是為了減肥……
但有一位女士卻在這里住了兩個多月,還沒有離開,也算是居士里較為罕見的個例了。
夜色深沉,大家做完了晚課,大家都散了,只剩下庵主清月和這位居士對坐。庵主清月大概四十來歲年紀,膚白如雪,柳葉彎眉,雖然臉上不施粉黛,眉目流轉之際,卻頗有風情。
“林音,你在這兒已經兩個月了吧?怎么不牽掛家里人么。”她說話的聲音也甚是悅耳動聽,宛如黃鸝兒般清脆。
“大師這是對我下的逐客令嗎?”叫做林音的女子也是四十來歲,面容消瘦,卻也眉目清秀,風韻動人。
“呵呵,這里是清修之地,哪個是主,哪個是客?你留也好,走也罷,都全憑一心的。”清月笑道。
“大師,有句話不該問的話……您在塵世間,可也還有牽掛嗎?”林音這話果然就不該問。
“有啊。”清月回答的卻也奇怪。
“啊?可是您……”林音吃了一驚,還以為清月大師可能會教導她兩句,沒想到卻是這般回答。
“若無牽掛,我早就去西天做了菩薩了!還用得著在這兒修行嗎?”清月笑道。
“呃……”林音也不知道這話該怎么接。
“回去吧,你在世間牽掛太多了,拋不開,也放不下的。”清月道。
“唉……我也知道自己根基太淺,難以悟道。只想在這里多住些時候,好好的靜靜。”林音輕嘆一聲,憂愁無限。
“你只是在逃避罷了,可是你永遠也逃不掉的,因為你要逃避的就是你自己……”
清月話未說完,忽聽遠處傳來一聲尖利的長嘯,劃破了夜的寂靜!
林音嚇了一跳,清月卻只是微微的皺了一下眉頭。
“大師,你聽見了吧?”林音有點害怕,怎么聽起來好像是鬼叫似的?
起身探頭探腦的往門外觀瞧,又忍不住的捂住嘴巴驚呼了一聲!
卻見外面草地上靜靜的站著一個面容清邃,長身玉立的中年……和尚?
可這里是尼姑庵耶,你一個和尚大半夜的出現這里是不是就不大合適哪?
“你來干什么?”卻是清月大師冷冷的聲音。
“剛才我聽見有人長嘯,嘯聲有點怪……只怕過來打擾你的清修,所以就來看看。”和尚語聲清朗,特有磁性。
這位大師出家前只怕是個主持人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