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如玉輕巧的拿起酒杯。一飲而盡。“如玉對不出,見笑了。”那些書生哄笑起來,不再拿如玉打趣。
冷無邪在側,那些書生絕的他偏冷,也不敢過于靠近。聽到他們說這天下事,冷無邪便專注了幾分。
三日聽書,溫如玉不見疲乏,冷無邪倒也頗有興致。第一日那些書生略顯生疏,故有所保留。第二日便開始縱論天下,有想戎馬天下,亦有文治天下。
這其中不乏治國良策,雖有些書生氣,例如改選官制為諫賢策,從一方面能夠保證官員賢良,但同時也抵觸了一部分人的利益。
對于當下而言,并不符合這個脆弱的國家。冷無邪接手之時,天下百廢待興。處處皆需破舊立新,可是有些陳規。又不得不遵循。
身為帝王,他要考慮的,不只是當下這些得失。那些書生看到的,比他看到的更為直觀。三日以來,他的心中已然有了大概。
一嚴兵制,二減賦稅,三勵商業,四攬賢才。這恰好和溫如玉所的策論有幾處不謀而合,這些書生之流,亦有兩三者可為冷無邪心中肱骨之臣。
云國,一年之內,冷無邪在溫如玉的輔助下,迅速的肅清內政。以雷霆愛著他,之勢分封諸郡,并且重新建立了一套完備的官制。朝中雖有人不滿。
皆被溫如玉暗中調停,以恩威并施手段扼制。從而不曾生亂。而冷無邪對她越發信任,就連奏折也是二人共閱。
溫如玉心頭不安,可她看著百姓越發依賴皇后的名聲,贊她賢良方正,贊她智計無雙。便漸漸開始想要隱于幕后。
這天下,是皇帝的天下。她只能是臣子。而非并駕齊驅的鸞鳳。溫如玉對著銅鏡,看著這張并未憔悴的容顏。
她生的極為美好,又聰慧伶俐擅于揣度人心。這朝中上下她拿捏自如。唯獨那個帝王,她愛著他,卻看不透他。
冷無邪可謂是一代明君,她欣賞他仰慕他。也知道他背后是多少的日夜操勞。
“陛下,又是深冬了。不知道外面的雪如何?”今冬雪深,她每每看見雪雅千枝,就會想起那城外的破敗。
那些百姓,哪里抵得住這般寒冷。這是百年難遇的大雪,暴風雪一連下了半月有余,皇城堅固,只加了些防寒的暖爐火炭,御寒的衣物也多了許多。
“只怕城外,餓殍遍野。”這個驕傲的少年帝王難得露出了倦色,他登基以來還從未如此棘手。
沒有任何預兆的風雪,打破了云國的寧靜。他每每起身,看到的都是冰天雪地。冷風裹挾著殘忍,國庫虧損過度。
一切都向著最糟糕的方向發展,雪未停,邊境的鐵蹄越發張揚。
“陛下可有對策?這樣的天氣,只怕我們士兵力有未及,北邊常年冰雪,自然是習慣了征伐。”
溫如玉娟秀的眉頭皺起來,凝神思索著對策。她雖熟讀策論,可此刻也有些束了手腳。冷無邪眸光微冷。卻似已有了對策。
溫如玉往芝蘭玉樹而去,此刻那滿樹銀花,卻顯得格外凄涼。不慎腳下一滑,堪堪落入一個溫暖的懷抱。
那冰柱撲簌簌落了下來,倒像是一場雨。裝點了幾分詩意。冷無邪眸子邪肆,唇角輕勾。
“如玉倒是多慮了,朕自然會給萬民交代。”
溫如玉輕笑,腳上的腫痛消了些。
“陛下安心處理,如玉會替陛下打理好一切。”女子篤定的樣子,耀眼而奪目。冷無邪輕瞥,眼中神色莫測。
雪還在下,城外的百姓避寒都成了困難。脆弱的茅屋經受不住風雪的敲打,搖搖欲墜。朝廷送來的賑災銀杯水車薪,一場大雪就寥寥無幾。
日子越發難熬了。孱弱的身軀承載著難言的痛,在雪夜凋零,消磨,生的希望。而此時,另一場風暴正悄然孕育。
困倦的幾乎睜不開眼眸,那縷晨光成了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