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遠對著洛都的方向深深鞠了一躬,大漢的君臣,戰士,甚至于百姓,他們對得起強漢的稱呼。
很多事情,非戰之罪。
魯國敗亡的太快了,以至于大漢沒有做好萬全的準備,任誰也沒有想到,一個在天宇大陸也算強漢的國家居然落敗的如此之快。
天魔的入侵更是讓大漢雪上加霜,在極短的時間內丟失掉了大漢的最大鐵礦和儲備物資后,這時的大漢已經顯露敗績。
猶豫不定的對戰策略讓大漢真正的喪失了最后的希望。
這不是指責,而是李遠心中總結出來的。
大漢到大周,只有兩條路,一條就是海路必經魯國,由崖州上岸,這是最近的。
第二就是李遠他們去的路,可謂跋山涉水,路途遙遠。
上次李遠帶著龍武團就走了三個月之久,最后由潼關入境,當初最早的設想是異族已經占領魯國,如果要打過來那一定是由海上進攻。
現在看來這個想法已經有些不合時宜。
潼關那里也必須要重兵把守,必須將異族阻擋在大周境外,如果一城破,城城破。
大周沒有大漢的實力,現在唯一的優勢就是以逸待勞。
優勢是這個,但劣勢同樣不少。
不要忘記,突厥上次進攻就有混沌教的影子,如果異族進攻,突厥在后面搗亂,那同樣是岌岌可危的局勢。
如此想來,目前蘇志很頭疼。
快馬加鞭,奔赴京都。
當進了京都的那一剎那,李遠感覺放松了許多,其實倒還不至于,只不過路上韓青玉一個勁的嘮叨,加快速度。
娘們唧唧的說這批書絕對不能有失,甚至他一直坐在車上,無數次想拿出一本觀看都不敢。
倒也不是不敢,可韓青玉說看這巨著需要心神寧靜,做好一切的準備,什么凈身,沐浴啦,叨叨個不停!
李遠當時差一點誤會,難道看本書還需要先把煩惱根切掉,那打死他也不看。
好在后來韓青玉解釋了半天,說現在這么匆忙看書是一種對書的侮辱。
李遠終于明白什么叫做道不同不相為謀,一本書而已。
你要說洗洗手,找個干凈的書房,干凈的桌子,這李遠還理解一點,這么隆重,請恕李遠沒有文化,想不明白。
到了京都,結果蘇志也是壓根沒看他,光顧著管書的事情了,倒沒有韓青玉那么夸張,但早就準備好一個有點夸張的屋子。
富麗堂皇就不說了,但一個屋子里光管理書籍的就有幾十位,甚至調來了上百個高手守衛,這實在是有些過分吧!
將這些書安置好,蘇志才有時間看看李遠和這些兄弟,別看如此怠慢,所有人都不著急,反而一直稱贊蘇志做的對。
路上的時候李遠就看出來了,尤其是軍校出來的學生對這些書也是愛護有加。
不過李遠有個好處,有些事不明白可以問,但這種絕大多數人都明白,而且和武技沒有關系的,說啥也不能問。
問了就是丟人,活著被人嘲笑,那還問啥呢。
蘇志看著這群出生入死的兄弟,也是感慨萬千,這些人在異國他鄉奮死搏殺,也實屬不容易。
當即說了好多鼓舞人心的話,可是龍武團的兄弟也許是和李遠在一起時間長了,對這些話并沒有太多反應。
直到李遠也聽不下去了,這么長時間不見蘇志,怎么滿嘴的官腔。
蘇志還沒說過癮呢,就被李遠打斷了,不過他也習慣李遠的臭脾氣,也沒多說什么。
銀錢之類的必不可少,各種榮譽獎勵也是應有盡有,聽到這李遠才滿意。
他不缺什么,吃吃喝喝能花幾個子,也沒什么當官的欲望,但是兄弟們不一樣。
大都不差錢,但這些榮譽對一個士兵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