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道按照百倍杠桿吃下一批外匯合約,到期日子長短不一,快的一周,遠的大半個月。
外匯期貨合約屬于早已成熟的市場,他這種小客戶除了手續(xù)費和傭金較高,操作起來十分方便。
陳林芝已經(jīng)遞交文件,嘗試繞開券商自己成為紐約棉花交易所以及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會員,不是交易所會員的客戶,只能委托會員進行交易,現(xiàn)在他還得被人從中壓榨些代理費用,只能算是小打小鬧。
未來紐約棉花交易所,會跟咖啡、糖、可可交易所,合并為紐約期貨交易所,如今它和倫敦國際金融期貨交易所、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國際貨幣市場,都屬于外匯期貨交易量較大的市場,想成為可以自營交易的會員,每年必須繳納一筆會員費。
其實按照手下員工們的建議,陳林芝暫時還不需要花這冤枉錢,即使遞交申請材料也不一定會通過,因為他這家舊金山聯(lián)合私募基金公司的規(guī)模太小了,還不如一些實力雄厚的散戶。
無非是買入期貨合同,賭漲跌而已,陳林芝雇來的分析師們根本沒有派上用場,這行也沒他預想中麻煩。
總共砸進去七十萬美金,撬動價值七千萬美金的日元期貨合約,當天就讓陳林芝損失掉八萬多美金。
陳林芝郁悶之余,又一次坐上前往港城的航班,這次直接買了商務艙的票,座位比較寬敞。
他這次去港城,是因為接到殷蟄電話,說馬廠長剛拿到二十萬美金,就又主動聯(lián)系他再次交易,據(jù)說倒匯的黃牛那邊急缺錢,以至于馬廠長把價格抬高到一比六,總共要三十五萬,直接結清陳林芝在他們公司的尾款。
這么大一筆錢,值得陳林芝去當面了解詳情,看能不能將那八萬多美金的虧損,連本帶利一把撈回來。
交給殷蟄不是不行,只不過馬廠長催得急,讓陳林芝有些不放心。
生怕那位老謀深算的圓滑人精,以廠長名義從自己這里騙走一大筆錢遠走高飛,考慮到內(nèi)地的平均收入水平,陳林芝難免會擔心。
他這趟來港城,就是想找馬廠長當面聊聊,最好去一趟鵬城和廣洲,確定那一百多萬已經(jīng)被他入了服裝廠的賬。
免得錢被他卷走,黑鍋留給聯(lián)合貿(mào)易公司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