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趙大錘也不懂,但林子大了什么鳥都有,公會大了也就什么人才都不缺了。區區一個營銷手段,還用多高的才學咋地?
“何為……那個,營銷?”
趙佶又覺得自己不懂了,但沒關系啊,跟智謀如海的皇叔比起來,不懂是正常的嘛!問就完了。
“咳咳,我也只是略懂、略懂啊。”
趙大錘確實是略懂,但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咋地。
每每想起,“今年過節不收禮”、“我們不生產水”還有那個“他好我也好”,趙大錘就覺得自己腦子里被安利了一萬噸的翔,想吐!
“營銷呀,就是把自己用不著的東西,高價賣給別人,比如絲綢。”
在趙大錘看來,絲綢這玩意兒實在是一點用都沒有。
冬天穿上哇涼哇涼的,夏天穿著又捂得慌。做外衣怕皺還不好洗,做內褲,呃,摩擦起電了解一下。
為什么那些穿綢褲的紈绔子弟,都像是得了帕金森一樣抖啊抖的?
當一股股微弱的電流,從你嬌嫩的某處經過的時候,你也得抖啊!
“一派胡言!”
杠精李綱,再一次杠起來“有服章之美謂之華,有禮儀之大謂之夏。我華夏何以與蠻夷區分,正在這服飾、文華、禮樂。棄華服而不著,汝意欲追腥逐膻、茹毛飲血乎?”
“說人話!”趙大錘掏了掏耳朵,“不拽文你就不會說話了咋地?”
“你不穿漢服,難道要穿牛皮、羊皮嗎?”
李綱總算是說了句普通話,比較好理解,就是觀點不太正確。
牛皮確實不能穿,那玩意兒沒毛不暖和。做成皮夾克什么的,就和兒子一樣都是給外人看的,屁用不頂。
羊皮可以試試,軟和,暖和,再弄個帶角的羊皮帽子往頭上一戴,就可以開始演唱“喜羊羊、美羊羊……”,感覺自己萌萌噠了。
如果有貂皮那就更好了,走在街上的時候都可以宣稱“我買了個貂”,很牛掰的說。
“你……”
李綱是徹底無語了。
裝睡的人永遠叫不醒,三觀不正的貨,還是直接埋了為好。
看李綱敗退,趙大錘正將剩勇追窮寇,繼續“睡服”他“你也別跟我說什么大道理,我就問你,絲綢既然不能當飯吃,又不能保暖。除了裝逼,還能干什么?”
苦哈哈出身的岳飛附和道“就是。俺們村就沒人穿絲綢,太貴!”
趙大錘不耐煩地說道“你先消停一會兒,等會才到你的詞兒。”
岳飛“哦。”
李綱想了一下,覺得趙大錘說的很有道理,他竟無言以對。
圣人有云,金珠玉石,渴不能飲,饑不能食,于民生實則沒有半點益處。趙大錘雖然言語粗俗,人品卑劣,相貌丑陋,卻也能得圣人之言真意。
哎,此即所謂愚者千慮,必有一得吧?
“你才是愚者,你全家都是愚者!”
趙大錘覺得自己很聰明——公會的兄弟們更聰明——怎么就成了愚者了呢?
“縱然你能把這些絲帛賣個高價,也不過是從李邦彥手里搜刮了一些財物而已,有何高明之處?”
“老李啊,你就是太單純了。你以為,李邦彥會自己掏腰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