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 年年有魚
古人是個很矛盾的綜合體。
一方面,為了能多一口吃的,恨不得把對方往死地里揍;另一方面,又對身邊大把大把的吃的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就拿中原人來說吧,沒有太多的糧食和草場,也就不能飼養、放牧,可你倒是看看,河里那么多的魚,你怎么不弄幾條嘗嘗鮮呢?
純天然、無污染,非人工飼養的,很高級的呀!
趙大錘早就想好了,等以后魚多了,就叫“梁山泊大閘魚”,四品官員以上才配吃。低于四品的,死去!
現在倒好,幾千號子人整天就眼巴巴地指著轉運使送來的那點糧食嚼谷。
倒不是說張邦彥那個狗東西敢克扣,給他天大的膽子,他也不敢從趙大錘這個老虎牙縫里摳肉吃呀!
問題是,大家都過得摳摳搜搜的,地主家也沒有余糧,徒呼奈何?
糧食管夠,瓜果蔬菜看人品,肉食嘛,就只能看天意了。
無肉不歡的趙大錘,哪里受得了這個鳥氣?把張邦彥罵得跟三孫子似的,張邦彥也沒有辦法。
逼急了,張邦彥脖子一伸“您想讓數千人頓頓吃肉,恕微臣做不到!您要是不嫌棄微臣的肉老,你就把微臣剁了吧!”
“嘿,我這暴脾氣!”已經饞昏了頭的趙大錘,抽出一把刀來照著張邦彥就砍,邊砍還邊罵,“打死你個狗漢奸!”
張邦彥哪知道,歷史上他“有幸”當了幾天金國扶持的傀儡皇帝,對這個罵名一臉懵逼。以為趙大錘是隨便羅織個罪名,要置他于死地,不禁惱怒萬分,仰天狂笑。
“你不是太上皇嗎,你不是法力通天嗎?有本事,你自己變出肉來呀?”
“我要殺了你個逆賊!”
多虧韓世忠等人拼死拉著,才讓張邦彥那個狗賊逃過一劫。要不然,哼哼,一刀下去,勞資非要讓他知道花兒為什么這樣紅。
韓世忠無奈地一捂臉,您可別再吹牛了,好嗎?
為了區區肉食,您就要把一個二品大員給剁了,傳出去丟人不?
“丟啥人?誰敢傳出去?”趙大錘不以為恥,反以為榮,“屠夫你去跟張邦彥說,他要是敢踩著勞資的脖子拉屎撒尿,勞資讓他斷子絕孫。”
屠夫震驚了“張邦彥敢拉……”
屠夫這個文盲不懂得比喻,還是韓世忠機靈,解釋道“太上皇的意思是,張邦彥可能會把今天的事兒宣揚出去,邀直買名,借以提高自己的聲望。”
“會嗎?”
誰知道會不會,但咱就先認為他會吧。
文人為了名聲,往往連腦袋都可以不要,會在乎一個連刀都提不動的孩子的話嗎?
今天,張邦彥為了河北東路的百姓,頂住了強權的壓力與亂命,正是可以大書特書的正義的事兒,光明的事兒。
青史留名,指日可待啊!
當然了,如果今天能被某奸佞輕輕地拉一個口子,那就更妙了啊!
張邦彥剛出了寨子不遠,就見屠夫帶著幾個人騎著戰馬趕來。
“怎么?太上皇怕臟了自己的手,所以派你來殺了我?”
張邦彥也是一方大員,出行的時候隨從和護衛數百,屠夫有膽量把他們全部殺光嗎?
沒有,再說趙大錘也不是讓他去殺人的。
于是,屠夫非常客氣地、委婉地表達了太上皇的口信,對張邦彥的家人也給予了充分的問候和關懷。
特別是對張家的后人是不是打算可持續發展的問題,兩人進行了親切友好的討論。最終,雙方一致同意,在某個合適的時候,再次進行會晤,化干戈為玉帛。
“跟我有關系嗎?”
阮小七就不是很明白了,你們官場爭斗、狗咬狗一嘴毛的事兒,跟我這個過氣的江湖大佬有什么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