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一早,我只身前往程府與程師傅告別。這一次,我知道圣上不會再用不得擅自出宮的規矩來束縛我,因此,我并未同上次一般改換服裝,也讓程府家丁稟告三皇子來訪。學生出遠門前拜別師傅,名正言順,大炎朝也總該讓三皇子堂堂正正地告個別。
程師傅知我此行的目的,早就做好了準備,見我來了,向我行禮道:“三皇子此去北漠,路遠迢迢,非一年半載不能至,歸期又未可知。老臣年邁,又是個文人,常言道百無一用是書生,老臣以前不信此話,今日一看,確是如此。但凡老臣通曉帶兵打仗之術,也可隨殿下前往北漠,助殿下一臂之力。可是現在,老臣毫無用處,去了只怕會成為殿下的累贅。”程師傅言及此,唉聲嘆息,說到動情處,竟有淚光閃爍。
我從未曾見師傅如此神態,一時心里難受,連忙說道:“師傅此話就說差了。這幾年來,師傅對學生的悉心教導、諄諄教誨,學生一刻也不敢忘。學生記得,第一卷兵書是師傅教我讀的,第一篇策論是師傅教我寫的,立言治國都是文人名士,師傅怎可說文人無用?此去北漠,路遠迢迢,學生也盼望能與師傅同行,以便日沐春風,得以長進。只是,此去艱辛,學生連自己的命運都不能把握,更難有能力護師傅周全。況且師傅尚有高堂老母需要供養,學生也不忍讓師傅母子分離。師傅不可為此事過于自責,學生不同意也不會愿意您去北漠。”
“三皇子聰慧過人,老臣這幾年來也曾無數次欣慰有你這個學生。北漠荒蕪,又常與蠻夷打交道,三皇子出行,老臣還盼望殿下能牢記禮不可廢,書不可忘。北漠與京師通訊不便,老臣不能常常與殿下取得聯系。所以,老臣將這三年殿下應該學習的書籍和需要學會的時間都一一做了打理,希望殿下可以時時勉勵自己,萬不可忘了學業。老臣也想和殿下定一個三年之約,希望殿下三年之內得以返回京師。”“師傅放心,學生在外一日不敢忘師傅教誨。”我向師傅行跪拜禮,“只是這三年之約,學生也不知道能不能守約,如若不能,還請師傅見諒。”
“殿下聰慧,老臣相信殿下三年一定可以返回京師,當然,世事難料,如若不能,三年后,殿下業已成人,自會有明辨是非、通曉黑白的能力,老臣也便放心。”程師傅扶起了我。“謝謝師傅對學生的信任。我這一去,旁的倒沒有什么,只是這京師之中,朝堂之上,爭儲之風有增無減。樹欲靜而風不止,師傅在朝堂,多少都會受其影響,還望師傅能忍耐一二。”“殿下不必為老臣操心,老臣自有打算。”“如此,學生就告辭了。”我向程師傅磕了三個頭,然后頭也不回地出了程府。
程師傅追了出來:“殿下一定要擅自珍重啊。”“相見之日,必定有期,師傅不必再相送。”我依然沒回頭,不忍見離別場景,不由加快了步伐返回宮中。昨日曾與阿明相約,巳時三刻在我宮中相見,時辰快到了。
回到殿內,阿明早已在殿中等候,見我來了,立時興奮起來:“阿玉,一大早,你去了哪里?昨夜我求了我的父親母親,他們已經同意我和你去北漠了。”“我幾時要你陪我去北漠了?”“哎呀,阿玉,你我一起長大,你這一去,我作為你的伴讀必遭其他皇子伴讀排擠,想必以后日子也不會好過,還不如跟著你去北漠。”“感情你愿意陪我去只是為了避禍?”我佯裝生氣。“當然不止如此,更重要的原因還需要我說?”阿明著急了起來。“好了,我逗你玩呢。”我恢復了笑意,“只是不知這首輔大人和夫人是如何同意你陪我去的。那北漠荒蕪寒冷,可是沒幾個人愿意去的。”“這個嘛,我爹,你還不了解,最是忠君不二的,信奉的是為君死,為主亡。我既是你的伴讀,在他的眼里,我陪你去是理所應當的。只是我的母親那邊,有些麻煩,死活不同意,還揚言要關我禁閉。不過這也難不倒我,我以死相逼,她就不得不同意了,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