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束國子監的行程,大明王王宇和吏部尚書張良有馬不停蹄的回到皇宮,按照事先的安排,召集內閣大臣議事。
大明王王宇,吏部尚書張良,戶部左侍郎耿書元,兵部尚書溫鐘瑞,禮部左侍郎王喆,刑部尚書于學珍,工部左侍郎高祝,左都御史湯瑾,一共七人。
戶部尚書諸葛亮,禮部尚書陳確以及工部尚書曾輝都去了南京,所以由其他人暫時代替參與內閣議事,但并不意味著他們就是內閣大臣了。
“大明王到!”
小太監呂安進入殿內,喊著。
在他后面,大明王王宇走了出來。
“拜見大明王。”
七位大臣起身行禮。
“免禮,諸位入座。”
大明王王宇直接走向正上方的座位,這個位置,以前都是皇帝坐的。
他雖然只是大明王,但在華夏帝國,他就相當于皇帝。
七人坐下,殿內十分安靜。
“溫鐘瑞,說說最新戰事。”
大明王王宇看著兵部尚書溫鐘瑞說道。
“是。”
兵部尚書溫鐘瑞起身先向大明王行禮,然后看了看其他人,才開口道
“根據最新的戰報,鎮東大將軍吳三桂所部已經擊敗江茜張獻忠的兵馬,進入胡廣,目前與張獻忠的兵馬在銅仁府交戰。拿下銅仁府,便可領兵直入貴洲,直接攻擊張獻忠在貴洲的主力部隊……”
“鎮南大將軍鄭芝龍,領十萬兵馬,從陸上和海上,兩路兵馬直下廣洲。最新傳來的戰報,廣洲戰事基本結束。接下來,將進入廣茜……張獻忠在川蜀稱帝后,就把兵馬居中到了川貴,留在兩廣的兵馬不多。
相信,廣茜也很快會被拿下。屆時,鎮南大將軍鄭芝龍所部便可領兵進入貴洲。
到時候,與鎮東大將軍吳三桂所部,南北合擊,拿下貴洲。”
兵部尚書溫鐘瑞頓了頓,又繼續說“鎮西大將軍孫尚香所部,在巴蜀的順慶府,與張獻忠的主力部隊對峙。
張獻忠在川貴大約有二十多萬兵馬,主要駐守在城都府,重慶府,思南府,貴陽府,黎平府。
而我軍三路兵馬,近三十萬,兵力,士氣,武器,糧草都足夠。
接下來,鎮西大將軍孫尚香所部將向成都府進攻,而鎮東大將軍吳三桂所部拿下銅仁府后,繼續向思南府進發。
南面的鎮南大將軍所部,拿下廣茜后,進軍貴洲的黎平府……面對華夏帝國的兵馬,張獻忠必敗無疑!”
最后,兵部尚書溫鐘瑞補充道“不過,川貴之地,地形復雜,道路崎嶇,我軍并不占地利。天時,夏季快到,雨季到來對我軍就更為不利。
因此,需要速戰速決,盡快結束戰事。”
溫鐘瑞剛說完,吏部尚書張良起身,行禮道“目前,張獻忠還沒有攻下云楠。而且在川蜀一直還存在前明的殘余部隊與張獻忠周旋。
南明朝廷投降我華夏帝國的消息,應該也傳到巴蜀和云楠。
臣建議,在那些前明兵馬還沒有倒戈張獻忠之前,我們應該爭取一下。可以讓前南明朝廷皇帝親自為他們書信,勸說他們投降華夏帝國。
如此,我們便可多一支兵馬,對張獻忠形成四面合圍之勢,今早結束戰事。”
眾人眼前一亮。
兵部尚書溫鐘瑞贊同道“大明王,臣贊同張大人所言。”
“臣等附議。”
其他人紛紛贊同。
“很好。”
大明王王宇同意“不管行不行,但只要有利于我軍快速結束戰爭之事,就應該努力爭取。這樣,本王親愛書信一封,然后兵部派人,同時通知在南京的諸葛亮,此事交給他來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