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之國派人前來質問我們是什么意思?讓我們的人立刻離開月之國,不然的話后果自負。嗯,這是第一封,同時也是最后通牒,那位雷影大人可不是什么好脾氣,沒有直接派人打過來估計還是想看我們和木葉內斗?!?
鏡拿著雷影的親筆書信交給了真陽,接著說道。
真陽都懶得看,直接就撕碎了。
“對于這樣的局面,我們不是早就有所預料嘛。這一次的羊毛薅完,四大國也不是傻子,見我們沒有跟木葉死磕,更是不可能再上第二次當,搞不好還會跟我們清算這筆賬。”
“既然如此,那我們就先下手為強,趁著對方要發火但還沒出手的空隙,先把好處撈足了再說!”
“月之國我要定了,不僅是月之國,鳥、河、湯三國也都差不多在我們的掌控之下了?!?
“直接傳我命令,不用再蟄伏了,用最快的速度讓這四國知道現在是誰掌控了他們的命運!”
“任何不服從的聲音,是威逼利誘也好,是讓他徹底消失也罷,必須在四國反應過來之前給我掃清一切障礙,讓過半國民承認我的統治!”
真陽的聲音可謂是斬釘截鐵!
不過第一次,鏡忍不住問了出來。
“可是這樣一來的話就相當于同時得罪了五大國,就算我們占據了這些地方,也根本沒有這么多的人手去守?!?
鏡的話不假,正所謂打天下容易,坐天下難!
占領一個國家的話,可能只需要派朔茂他們殺過去,把所有敢反抗的軍事力量都干掉就完事了。
但想要徹底占據這個國家,掌管這個國家,那可不是朔茂那么點人就足夠的。
這也是為什么曉組織發展的這么快,成員數千,卻依然感覺怎么都不夠用,哪哪都缺人手的原因之一!
所以在鏡看來,真陽這么做完全就是意氣之爭。
到時候幾大國一起發力,就算曉組織再強,撐死了也就能護的住雨之國和旁邊的草之國,再多了就自顧不暇了,就算真陽有飛雷神之術也是一樣。
這就是典型的根基不穩,全靠高端力量carry的弊端!
但是鏡不知道的是,真陽選擇這么做,自然是有這個把握。
這么久以來,他已經積攢了數目不小的一筆能量點。
所以只要能夠及時將這些新的領地完成占領,那么他就可以依靠萬界碑的威能立于不敗之地!
守不???
千軍萬馬都可以守給你看!
這才是真陽的底氣!
只不過這些東西他無法對鏡說,只能含糊道:“我已經做足了充分的準備,假如云隱來襲的話,到時候你就知道了?!?
一聽這話,鏡就知道自己又白勸了。
但想不通歸想不通,鏡還是立刻去傳達真陽的命令了。
假如沒有鏡這個‘大內主管’將什么事都梳理的井井有條,真陽估計自己早就玩砸了。
于是乎幾天后,雷之國并沒有等到曉組織的道歉,反倒是等到了一個讓他們無比憤怒的消息!
鳥、河、湯、月四個國家全部接受了曉組織的統治,由國改名為城!
當這些個或中立,或看不上的小國家一個接著一個的被曉組織給收入囊中后,五大國突然發現曉之國的領土面積居然增長的如此之快!
雖然仍然還是比不上他們之中的任何一個國家,但光看國土面積的話,怎么也有他們之中任何一個國家的四分之一,甚至是接近三分之一的程度了。
這充分說明了什么叫螞蟻再小也是肉的道理!
而更加讓他們面色凝重的還是曉組織所占領的曉之國再吞并了這么多國家后,幾乎已經是把除水之國外的剩下其余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