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李秀蘭卻神色如常,付過工錢,還請他與手下吃了頓豐盛的晚餐。
這個時候,老太婆才知曉真相,哭得昏死過去好幾回,兩個兒媳只好輪流勸,家人婆子也來勸。
侍押運人都走后,李秀蘭又請來高僧念佛超度公公。
有消息傳來兩個男人已遞解到貴州了,不久將獲自由身了,老太太這才寬了心,止住了眼淚。
她也熬了一輩子,一直被錢老摳壓著,翻不了身。如今總算翻身了,他卻雙眼一閉走了,想起平時慪氣的日子,她總是眼淚汪汪的。
小山村比不得蘇州熱鬧,只有一個小小的集市,但是在兩個兒媳張羅下,還是把布行開張了。
兩個兒媳商量了一下,把蘇繡準備傳承下去,因此在布莊里教授女孩們刺繡。
因為小山村真正有錢的人不多,對布的銷量來說很不理想。
可是兩個兒媳都是巧手,不僅會刺繡,還會裁縫,因此縫補衣服也成了日常。
窮人家都要改衣服,大人的衣服改了給小子穿,或是大孩子的衣服改了給小的穿。
由于價錢公道的,而且為人和氣,慢慢的錢記布莊的局面在一個月里漸漸打開了。
這一天,李秀蘭正給女孩們授課,突然一個年輕官差急沖沖找來“李夫人,你丈夫出事了!“
李秀蘭手一抖,差點刺在手指上,她連忙起身道“這位爺,我家相公究竟如何了?”
原來犯人都押解到貴州,經過衙門的交接,犯人就可回家了。
官府經過核查,總共的押解犯人一百九十九人,死亡一人,生病有廿七人,實到有一百九十八人,算是奇跡啊,因為每次押解犯人沒有幾十號傷亡是到不了充軍地的。
功勞沈萬三最大,他的偏方行之有效,因此犯人們沒有再尋死了。
其次是許貴妃上心了,她嚴令大內高手要確保犯人安全,因此減少了非正常傷亡事故。
而且是她不許犯人尋死,給了他們壓力,他們怕連累家眷,只好強忍著悲傷。
可是生病是難免的,當若是押解人員上了心,待遇一改善,也不至于病故了。
最主要的是,經歷了錢老摳的事,大家也想開了,花錢買個舒服。
人若死了,再多錢也沒有用,又帶不到陰間去。
一到貴州山區,犯人都分散了,分布于幾十個縣。
可是錢氏昆仲情況特殊啊,老太婆把家安在?六盤水。
六盤水春秋時期為牂牁國屬地;戰國時期,市境內為夜郎國屬地。
秦統一中國后,為巴郡漢陽縣屬地。
六盤水地處滇、黔兩省結合部,長江、珠江上游分水嶺,南盤江、北盤江流域兩岸,礦產資源十分豐富。
宋代六盤水地區稱為羅氏鬼國,彝族先民曾被稱為“羅羅”或“羅蘇”等。
唐宋時代,隨著大理國的崛起彝族部落開始越過烏蒙山在今天貴州地區廣泛發展。
他們在唐末已形成較大的獨立政權,被稱為“大鬼主羅殿王”,依附于大理國。
羊揮軍與郝光榮此次撈足了本,大發一票,子孫后代都不用愁了。
可是這世上最難滿足還是貪欲,羊擴軍就與郝光榮商量,最后再敲一次竹杠,錢氏昆仲身上也沒有現金,只有眾人寫的一張欠條。
兩個官差財迷心竅,就動起了腦筋,從這張欠款單著手,每押解一個犯人回家,就勾取欠帳,他們提成。
這樣吃相是難看,可是錢氏昆仲也沒有辦法,本來人情是自愿的,可如今變成了眾犯人的負擔。
商人的們膽子都不大的,大多數都忍氣吞聲,給了也事。
因此有人埋怨起沈萬三來,認為欠條應該由沈萬三保管,不能落入兩官差之手。
但沈萬三心很大,此次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