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繡簾終于可以渡劫,李剝皮終于放下心頭的重負,一家人還是可以在天上團聚。
作為古圣,原本應該看淡七情六欲,可是在紅塵歷練時,他也有了新的明悟。
到了古圣,再想進一步是難上加難,亙年苦修只投來寸無所進。
就像一瓶水滿了后無法再容納,哪怕再加一滴水也會溢出,可是他的境界尚未達到最高。
雖然古圣好像與三清道尊平級,同樣法力無邊,同樣神通廣大,同樣萬民敬仰,同樣德被天下,同樣桃李滿天下。
可是單論道行卻沒有道尊圓滿,沒有道尊無礙,沒有道尊精妙。
道之道非常道,圣之道乃王道。
圣人以仁慈博愛受愛戴與擁護,道尊以無情絕欲總領風騷。
非常道與王道雖然有差別,可是殊途同歸,到最后還是證得無上道,成為創世老祖。
可是古圣來頭太大,因此鴻鈞老祖是其名義上老師,可是得不到其傳承與指點。
非老祖自私,非常道與王道的修煉是不同的路子,就算鴻鈞本領最通天也難以置喙。
他也只能旁敲側擊,給予啟示與及提醒,因此古圣的修煉也是異常艱難。
境界上無法達到圓融無礙,博取的無非虛名,沒有絲毫用處。
是以幾百萬劫以來,古圣千千萬,無人登頂峰。
一劫會有多少年呢?是一百二十八個紀元稱一劫數。
縱然是女媧娘娘妙法無邊,也有無窮煩惱,她也想自劈一天,自創一界,可是辦不到啊。
創界就是開天,如盤古大神,生于混沌,自創天地。
到了至高境,體內的小世界就會將本尊包融于蛋殼內,似孕育新生命,這就是登天境后才有的世相。
原來道祖并非是修煉的盡頭,創世不過因襲前人罷了,沒有盤古哪來鴻鈞?
所以往上還有登天境與天天境,也正是鴻鈞老祖與三清道尊努力的方向。
無數億年對于與天地同壽的古圣來說,不過是生命中一個片段,一段回憶,一處風景。
當李剝皮覺醒后,關于前世的記憶自然如潮般涌來,對于如何修煉是他最關心的,可是他還是沒有頭緒。
太上忘情?莫非是自己理解有誤。忘情并非是絕情與無情,只是放下。
就如舍得,有舍才有得。
他突然豁然開朗既然無情道走不通,就走有情道,善待身邊人吧,愛護身邊人吧,珍惜身邊人吧。
古往今來,為了修道,有人拋家棄子視正途,將紅塵視羈絆。
是以佛家的看破紅塵被世人奉為圭臬,以為只有絕情絕欲才能直達大道。
而信奉這一原則還有道家中正一道,一生苦修,清心寡欲,無法逾越半步。
甚至女子還得點守宮砂,若有逾越逐出師門是小事,甚至連性命也不保。
但是反觀天師道,他們可以傳宗接代,比如龍虎山派與茅山派是天下最有名的天師道,他們中也出了無數大拿,成就之高令人仰視。
太上老君枯坐于丹爐邊,沉吟不語,他用袖子擦去唇邊口水,誰能想到老君也是如此不講究之人。
他心虛地看了一下四周,還好沒人發現啊,睡覺流口水,說出去得笑壞多少人啊。
特別是那個不省心的小師弟,若是給他看見,肯定得說“有教無類,管它甚么東西,只要有靈根,就能入我門。
“師兄你道貌岸然,仿佛非根正苗紅不收,可得耽擱多少人前途啊。
“你自稱德被天下,連睡覺也要流口水,還用袖子擦,莫欺負我看不見,我是真心鄙視你……”
斗嘴斗了多少年,當年在封神之戰中,自己乘機用扁擔抽了這小子一記,從此兩人話不投機半句多,通天見了他也繞道走。
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