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回趙輔回朝
六月趙輔回到了北京城,被封為武靖伯……這大藤峽的戰事,他接受了朝廷的封號。
趙輔似乎是春風得意……韓雍則沒回來。這大藤峽的事情并沒有完結……他仍就在那邊。
桂平并沒有完全在官兵的手里。
“為何要召他回來?好端端還要封侯?”這消息傳到了李賢耳里,這小皇帝莫非糊涂了?
“大藤峽一帶離京城很遠……而京城的防務……”小皇帝說道,“有人對朕說,大藤峽反反復復已經幾十年了,山高路遠,并不可怕,京城最大的敵人還在北邊……趙輔帶著大軍南征,大明軍隊又要對付襄荊一帶賊寇,京城防務吃緊……”
“那也不用給他封爵位……他冒領軍功……”李賢說道。
“老師……朕要向天下宣布大藤峽的賊寇已經敗了……在氣勢上勝過他們,讓那些人早日斷了亂天下的心思……”
“這不是便宜趙輔?”李賢說道,“是哪個不長眼的讓陛下那么做的?”這皇帝身邊的那個人是有計謀,但是卻不是什么光明正大的人……
“老師你也不用猜是何人,這本是朕的主意,朕也不想四處點火……襄荊之亂并非朕想要的……何況那大藤峽賊首已死,就算他的余黨還有些能耐,留在兩廣的韓雍足以應付,他可是一個能人……”
小皇帝身邊有高人指點……李賢嘆了口氣“大明不缺臣了……”不知道是生氣了還是嘆服了。朱見深連忙說道“老師……這朝堂上還是缺人,老師不要丟下朕……此人不便出面……”
“臣已經猜到了……皇上,您是要防著她,后宮不得干政……她如今有皇上的子嗣,只怕不是好事……皇上封趙輔,臣并無意見,但是要封住悠悠眾口……只怕難……”
女人干涉朝政,的確不是好事,這大明就怕這種事發生……至宋朝趙匡胤黃袍加身后,那文臣就開始備受重視……文臣的地位一直高于武將,那趙輔是個武將……
“朕就做一次昏君吧……”朱見深說道,“這又何妨?趙輔沒那種實力……何況朕的人不會吃素的……祖宗定下來那么規矩哪有那么容易破……朕不會真糊涂的。”
話雖然如此,趙輔的事免不了被言官彈劾,這謊報軍情也實在太明顯了。
廣西巡按御史端宏的文書更加證明了這件事是屬實的。
“賊人毒害正甚,趙輔卻妄言賊人已經被消滅干凈,冒領封爵……不給趙輔加罪無以示懲戒。”
趙輔要面對言官的質疑,畢竟大明的文官體制已經相當完善了,這昏君也不好做,這要給大家一個交代,只不過對于趙輔來說,這比難,拉一個下面的墊背太容易了。小皇帝朱見深覺得這些人總算對付過去了,得意洋洋回宮了。
“皇上……兩位太后在等你……”小太監上來稟道,這錢太后和周太后表面還是很和諧的。她們不懂政事,就是管著后宮的那些雞毛蒜皮,她們還沒有開口,這要說什么,朱見深心中就有數了。
“皇帝,這后宮應該雨露均沾……”錢皇后似乎嘮嘮叨叨舉著先皇后宮的例子,那自己的父皇的確是后宮嬪妃眾多,子嗣也不少……可是自己的爺爺,也不過寵愛奶奶孫太后一人而已……最多外面有個偷吃的吳太妃,也沒有什么人都……這男女之事還是要兩情相悅才是,名分可以給,但是那樣的事自己也做不出……自己哪有那種精力……每晚去寵幸那些女人……其實廢后吳氏、還有柏妃,王皇后這三人就夠自己折騰了……貞兒整天說要讓自己去她們那邊,其實除了柏妃,其余兩人實在無趣,這吳皇后雖然被廢,自己也沒怎么虧待她,但是要自己接受她,難,這個女孩自己并不喜歡,倒也不是不好,就是有些合不上,她整天喜歡說規矩什么……說白了,自己去找她,她首先要自己給她一個交代……說她沒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