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十六回斬草除根
“發兵吧……如今已經得不到他們的信任了……”有人建議,“朝廷必須有所行動,俗話說殺雞儆猴,我們用最少的力量,卻能阻止進一步的動亂……”
“二年前,我們還有辦法讓都掌蠻歸順……現在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又是……又……又是誰讓你們這般做的?激怒僰人。”龍椅上的皇帝震怒了……
“僰人夜郎自大……不肯歸順……又難管,與我們漢人常出現爭執……”御史汪浩是主戰派,當年就是他阻止了僰人投降的……結果僰人損失嚴重……
朱見深有點恍惚了,這就是兩難的事,如今那么多臣子說要對四川的僰人動手,小打小鬧已經阻止不了了,成化元年,自己沒有精力去管這等事,其實也管不了,當時朝政在李賢等手里,如今要自己負責……自己做決定……也真是困難……按下葫蘆浮起瓢,這叫年輕的朱見深傷透了腦,這宮里已經有那么多個來自廣西的閹人,說實在就是抓來也沒用……僰人與漢人的習俗相差較多了,就是那敲牙的習俗……也格格不入呀……但是他想到了紀元芷……心里就一顫……她對自己說那些官員欺上瞞下,魚肉百姓那百姓不得不反,不管是瑤人苗民還是僰人,要是能有安生日子過,誰愿意用自己的生命去對抗朝廷呀,那都是朝廷無道,欺壓百姓……他看了看眼前的這些文官武將,他們想的就是如何去壓制這些造反的百姓,沒有人去追究原因……就用刁民來解釋,就用無法教化來做借口。
“僰人比不得瑤人,那瑤人的祖先也是中原過去的,是蚩尤那一族,被黃帝打敗后才輾轉流落到廣西一帶,那僰人卻一直盤踞在四川云貴一帶,自成一國,曾在敘州(宜賓)一帶建國,長久沒有得到教化,屬于蠻族……”這老學究們談論得津津有味……朱見深覺得他們說的與打不打實在關系不大……
“皇上……請皇上早做決定……當年攻打都掌蠻可是皇上您的決定……”商輅說道,“臣聽說是國子監的黃明善等人堅持的……禮部周尚書反對,他……”
“朕當年剛即位不久,沒有聽禮部尚書周洪謨的建議,他是敘州人……了解敘州的民情……可如今那都掌蠻已經與朝廷為敵了……如何還可能安撫,無法信任,那么任由他們破壞法紀,自成一國?”朱見深竟然沒有結巴,一口氣說了那么多,但是他的心中還是矛盾的……
“皇上……我們的意思就是要當機立斷,不能讓僰人有機會東山再起……”主戰派還是老樣子,他們不可能讓僰人有翻身機會,那要是將來追究起來,責任自然就要落到他們這些人的頭上了,皇帝可不會自己去承認錯誤的……朱見深盯著商輅看……商輅突然撂了擔子“皇上,這打不打可不是老臣決定的……利弊還望陛下掂量一下,取其輕者,只是箭到弦上不得不發……”
不得不發……形勢擺在了那邊……朱見深看著這些人議論,或主和或主戰,爭論不休,時間過去,卻無進展,他嘆道“時間不早了,散了吧……回頭想清楚了,明日再議……”
他下得朝就往貞兒的昭德宮而來,那小太監汪直正在門口候著呢。
“汪直,你主子呢?”朱見深說道,“我下朝了,特來找她的。”
“娘娘去串門了……”汪直說到,“她去皇后娘娘那邊了……懷恩也去了……”
“怎么又和他在一起……”朱見深說道,“他……他也過分……”
“娘娘是去給皇后娘娘送送子觀音的,她希望皇后娘娘早生嫡子……”汪直說道。
“你怎么知道得那么清楚?”朱見深問道。
“我們娘娘求了好幾尊……都讓人送給各宮的娘娘了,只是皇后那位尊……”
“皇后……”朱見深說道,“那還不是她的人……她難道要后宮那些女人得寵,還是要把朕當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