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上流傳,這大明天子無后實在讓人嘆息,這各地封了那么多王爺,這人家子嗣旺盛,那么大的皇宮卻連個男孩子都留不住,甚至有人說這大明皇室應該過繼個皇子才行。
“其實,我看是宮里的老女人不讓皇上碰別的女人才會導致皇上沒有子嗣的。”這些人說著說著就能扯到皇家,這些人沒見過天子,但是天子的一言一行似乎都很關心。皇上天下只有一個,但是戲臺上的皇帝卻不見少,百姓又喜歡看。
“貍貓換太子。”朱見深看了看戲園子今日的花牌,這出戲也演了好些年了。
“最近有新戲嗎?”朱見深問道。
戲園子老板說道“也排了幾本,有部玉堂春本子不錯,明日首演,公子有興趣可以預約十天后的。”
“什么戲能有那么好?”朱見深問道。
“頭牌姑娘遇上心愛郎君,被媽媽賣于商人為妾,被污毒害親夫,遇上相好的王公子,最后成了官太太,這種戲各家夫人們喜歡。”戲園子老板說道。
“那堂子里的女子也是身不由己,如無緣遇那王郎君豈不是也成不了這段情?”朱見深說道,“王郎君救了她也就罷了,怎么可能娶她?”
“這夫人太太們都喜歡皆大歡喜的結局,我們當然投其所好,何況這樣的事原本也是有真實的事例為證的。”戲園子老板說道,這經營戲園子的往往都不會是白丁,交往也廣,又好打聽。
“可有相愛的兩人卻因父輩是仇人不得婚配的本子?”朱見深問道。
“怎么沒有,歷來這樣的戲文最讓人糾結。”戲園子老板說道,“不過夫人們所看的不夠就是家庭瑣事,最多也不過是父母反對兒女,要說像您這樣的老爺,都喜歡看大戲,那兩國交兵的,這大戲可不同與一般的戲,一部戲能連演二三日,一年也不過幾次,如講宋時楊家將的故事,三國故事,客官估計是不怎么來我們戲園子聽戲,這些戲價格不菲。聽戲的位置歷來難求,有人為此等戲專門休沐。”
“你說得也太夸張了,真有這類人?”朱見深好奇了。
“歷來有人為此瘋狂,無非找借口,病了,家里有事為托口請假并不難,再說泱泱京城,我這園子也不過裝下二三百人……如同針入大海,哪里察覺得出來。”戲園子老板說道,“公子可是喜歡寫歷史的戲本子?”
“吾乃男子,當然不喜婦孺所愛,不知可有寫兩夫妻分別是敵對兩國人的?”
“當然是有的,不過人們愛看喜劇,所以結果是兩人和好兩國和好居多,可嘆世間并不是事事完美,總的來說這一般女子都能接受出嫁從夫,要是兩國交戰,看父母受難,女子都會痛苦不堪,只有四郎探母中,楊四郎入贅遼國,心里對母國卻自感愧疚。北京城原本有蒙古人,如今也是如同入贅于漢家,既是漢家人,自然事事要以大明子民自居,豈能把漠北當做母國?”
朱見深點著頭,老板說得沒錯,雖說現在天下并非一統,但是百姓以居住地為母國也是合情理,要是區分族群,只怕有很大一群人弄不清自己該站在何處,誰能保證自己沒有外族血統呢?就是皇家也是納了各族女子,紀元芷什么時候才能明白這一點,她的兒子才能光明正大接進大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