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參加表妹婚禮的前一天,也就是十月七號的時候,陳志遠才終于接手到了陳陳建國郵寄來的精品手串。
一圈一圈淡金色的紋理充實著整個木珠表面,感覺就像木質圓珠被鑲嵌上了金線一般,讓木珠組成的手串一下子顯得高端上檔次起來。
就算是他父母陳永福和李玉蘭這樣的農村人,也能一眼看出這帶有淡金色圈圈紋理手串的不同。
但因為兩人的年紀還不到六十歲,體內應該還沒有什么死氣,即便這手串對兩人有些吸引力,但也十分有限。
“小遠,這手串不便宜吧?你爸媽都是要下地干活的,帶著這種城市人才玩的東西也沒什么用??!”李玉蘭看著手中的手串,有些嫌兒子亂花錢道。
倒是旁邊的陳永福摸著手感不錯的手串很喜歡,關鍵是這黑中泛紅的手串已經看著不是普通物品了,再加上那一圈一圈的淡金色的紋理,一下子就更顯高端起來。
即便十分喜歡,但也站在了李玉蘭那邊,畢竟越好的東西就越不便宜。
陳志遠看到父母如此,只能好好的解釋道“爸媽,這個手串就是我開的店鋪中賣的貨物,自己制作的,根本沒花什么錢!”
不過又緊接著囑咐道“但這手串長時間攜帶會對老人的身體有好處,你們盡量一天二十四小時攜帶,也別怕干農活的時候弄臟了,這個手串可以防水的,帶個十年八年的根本壞不了。
就算壞了也沒事,到時候兒子也可以給你們換新的,你看我自己也帶了一個,只是和你倆的有點不同罷了?!?
陳志遠最后還不忘記把他左手上的哪件黑色手串的法器亮一下給父母看。
陳永福一聽這手串是兒子制作出來的東西,沒花幾個錢,就把手串一下子套在了左手的手腕上,臉上也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李玉蘭聽說如此,也就沒有再說什么,畢竟這東西沒花什么錢,還是兒子孝敬的,也就待在了手上。
雖然有些分量,但對經常下地干活的農村婦女來說不算啥。
“小遠,你就是在沈城開了一個賣手串的店鋪才掙錢的?
這東西好賣嗎?
一個能賣多少錢?”
李玉蘭聽到陳志遠說起了他在沈城開的店鋪,就關心的問了起來。
陳永福聽到妻子的話,也把目光看向了陳志遠。
畢竟前幾年兒子的情況他們可是看在眼中,穿的破舊不說,連回家買的東西都是些不值錢的東西。
倒不是說兩人挑陳志遠這個兒子的錯,而是這次回來的反差實在是太大,渾身上下的行頭換了不說,還都是一般小縣城買不到的好東西,連送給他們兩人的衣服也是如此,每個兩千都下不來。
兩千塊錢對一個城市人來說或許沒什么,只是半個月工資而已,但對農村里的他們來說卻是一筆不小的錢。
有時候一年到頭,一畝地的收入都沒有一千塊,就可想而知。
“是??!東西很好賣,所以兒子才轉了些錢,以后你二老在家里也別太操勞了,能雇人的就雇人,反正你兒子現在也不差錢。
到過段時間再沈城買個大房子,就接您二老過去。”
陳志遠并沒有如實的回答他現在的店鋪是個做死人買賣的壽衣店,畢竟農村人比城市人還要迷信一些,說不定就得對其教育一番。
他打算趕緊的盤下壽衣店隔壁的咖啡館,趕緊把家具店開起來,等到把父母接過去后,就只說家具店,不提陳氏壽衣店。
“小遠,你還沒說這一串賣多少錢呢!”陳永福在旁邊提醒道。
估計是知道價錢后,給人顯擺,畢竟男人嘛,吹吹牛逼也是正常事。
不過在他看來這東西怎么也得價值百,畢竟他可是陳莊的村長,有點見識,直到現在很多人都流行帶各種各樣的文玩手串,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