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國可能沒有察覺,自從他昨天收了陳志遠這個學生后,就屢次破了自己所定的規矩。
如一向是不收禮的他竟然也接受了昨天陳志遠所送的那兩瓶三十年陳釀茅臺酒,要知道每瓶都得價值二十多萬。
今天又收了陳志遠帶來的兩件手串,因為不光他自己的身體對手串有感覺,就是老伴的身體對手串也有感覺。
再加上陳志遠說這是他自己店鋪之中所賣的東西,不值什么錢,才收下的。
再加上昨天那頓昂貴的飯局,每道菜都是他聽過卻沒有吃過的。
他這個老師還沒有教學生什么,就一件接二連三的收陳志遠這個學生的好處,這讓他有些頗為過意不去。
所以在加下來的字畫修復當中,就把自己所知道的東西準備傾囊相授。
可是接下來,正當他想先考一考陳志遠對眼前所要修復的字畫了解多少時,卻有讓他給震驚了一下。
“這畫是明朝董其昌臨摹的字帖,有王羲之的《虞安吉帖》《伏想清和帖》《運民貼》《大熱帖》等,王獻之《江東帖》,楊凝式《韭花帖》
自題“今日臨右軍父子帖及顛、醉、瘋三種書第覺楊風子更超耳,其昌。”此冊所臨十分精彩,筆筆圓潤,飄逸妍媚,點畫動健,雖風格不同,卻篇篇空靈雋永而瀟灑,是見其功力深厚,寶為董書中的精品之作。”
能準確的說出朝代和作者的并沒有令李振國多么驚訝,畢竟這都可以在印章和題字之上看出來。
但能準確無誤的把里面所臨摹的內容都一一羅列出來,并做出點評,這就讓他有種撿到寶的感覺。
即便最后得知這些都是在他看過前兩天李振國給他的書籍后了解到的,還有那些評價也不是陳志遠自己看出來的。
如果換個不知道陳志遠底細人來,或許還真能被陳志遠的這番說辭給唬住。
“我前天給你的資料你都看完了?”李振國有些吃驚道。
“沒有,只看了一半,這里面正好有關于這字帖的介紹,所以這才借花獻佛。”
即便是如此也是非常了得,能僅僅只是憑借讀了他給的一半資料,就能說個七七八八,這在李振國看來也是有種將遇良才的感覺。
不過他對事對人像來十分嚴謹,并沒有因為陳志遠的表現好酒大夸特夸,而是又針對陳志遠看過的一半內容抽查了一番,發現除了個別生僻的東西外,絕大部分陳志遠都已經背了下來,這個發現讓他吃驚不小。
只要在以后的實踐中多多印證一番,這些死記硬背的東西就都能成為他自己的。
這種學習速度還是他第一次遇見。
因此臉上的笑容都沒有斷過。
不過他還沒有忘記正事,給他又講解了下董其昌的字帖的特點后,才開始選相同材質顏色的紙張進行拼接。
沒有文字的地方倒還好說,只要拼接的好,讓人發現不了差不多就行了。
但有文字缺失的就是修補字畫最考驗功底的時候,你首先就要根據每個人的字畫特點進行模仿,如果稍有差錯就會破壞字畫的整體感覺,這一點才是修補字畫最難的一步。
畢竟只是拼接手藝的話很容易學會。
再有藝術修養。
如果字畫缺少的少還好說,缺少的多了就得你人為補齊,這也是困難重重。
如字帖,你知道原文還好,如果在不知道原文的基礎上對字帖的上文言或詩句進行補齊,這個人必須在文言或詩句上得有一定的早已,結合整篇文言或詩句的內容,進行巧妙的補充。
這就給語文考試那種填空題一般,只是考試的填空題是有精準答案的,而這種字帖的填空則是不一定有什么標準答案。
古畫也是同樣的道理,你必須得結合整篇畫的風格進行填補,要讓你填補的內容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