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遠沒有辦法,接下來就又是解釋了一番。
這次倒是沒有拿店鋪說事,而是說起了前不久在沈城古玩街上買到了幾件這真的古董,一下子買了上千萬,所以才能有錢給姐姐合開培訓學校。
在把給父母買的東西都送完后,陳志遠就直奔主題道“爸媽,你們想著年紀大了,我和姐姐距離家太遠,照顧起來也不方便,于是我就在沈城買了房子,想著過了年后就把你們二老接過去。”
“家里的地怎么辦,還有院子里養的一些雞鵝。”老媽李玉蘭道。
“地就讓別人先種著就行,院子里養的雞和鵝如果舍不得的話,就帶到沈城養也沒問題。”陳志遠道。
“真的假的?我看電視上不都是說城市里不能養什么雞和鵝的嗎?”李玉蘭有些疑惑道。
陳志遠一看這請客,如果不把自己買的房子是獨棟別墅的事,肯定說服不了爸媽,就覺得實活實說,反正過年之后就要把二老接過去了。
“媽,我買的房子是獨棟別墅,還有個大院子,比咱家的院子還大,如果您喜歡的話,不但可以養雞養鵝,還可以簡單的種些蔬菜瓜果什么的。”
老媽這次聽到陳志遠說的在沈城買了獨棟的別墅,到是沒有開始那么震驚,但也是很驚訝。
畢竟城市中的房子本來就很貴,而那種獨棟別墅就更是貴的離譜,如果要是真想兒子說的那般,還帶著一個很大的院子,起碼又得是幾百萬。
這個問題是解決了,但又有了新的問題。
“家里房子剛改沒多久,就這么不住人荒廢了實在有些可惜,還有家里的家具和電器該怎么辦?”老媽李玉蘭說道。
旁邊的陳桂玲就有些哭笑不得的說道“媽,小遠都是能買得起獨棟別墅的,還差這些家具和電器啊!肯定早就給你買好了。”
得到的事兒子陳志遠肯定的答復。
最后在他們的好說歹說之下,才決定先去沈城看看情況,如果實在住的不習慣,再回來也不遲,反正老家什么都有。
至于家里的雞和鵝,陳志遠就準備找個車,在年后跟著他們一起運過去。
同時在運過去一些父母需要攜帶的衣服被褥等東西。
按照陳志遠的想法,這些東西都可以不用帶,直接在沈城買就行。
但在父母執意如此的情況下也只能如此。
攜帶的還有一些父母蒸的包子,這繼續是老家這邊的傳統,臘月二十五六的時候,就開始蒸包子和炸東西。
每家每戶整的包子都有所不同,一次整個好幾大鍋,一下子可以吃到正月十五。
所在在在一周多的時間,就算加上陳志遠和姐姐一家三口,也吃不完。
炸的東西也是一樣,每年都會炸一些大草魚,雞塊,藕夾和丸子之類的,也是吃不完。
如此來看的話,這到年后走的時候,所帶的東西還真不少。
過年之后的幾天,還要把所帶的東西都收拾好。
吃過晚飯后,家里就有陸陸續續的人前來,這其中有鄰居和陳志遠的朋友。
想來這些都是被門口停著的兩輛豪華轎車所吸引來的,畢竟平時家里并沒有那么多的人里。
人們就是這樣,當一個人發達了之后,整個人就會產生一種聚集效應,把認識你的所有人都集聚到你身邊。
陳志遠這才是一個小小的開頭。
晚飯過后,陳志遠不可避免的被發小找出去玩。
大家現在都是外出打工,一年到頭也就回那么一兩次家,所以和發小見面次數也少。
小時候就警車和附近的發小一起玩耍,什么抓魚,烤紅薯,捉迷藏,打麻將等等,都是他們小時候的回憶。
現在陳志遠二十五六的年紀,除了他自己還是單身外,其他的都已經結婚生子,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