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棟說出了自己的設想,開車帶著李教授、黃教授和姚秘書三人去了村西溝邊,兩名教授的四名學生只能坐在后面的拖拉機上慢慢跟著。
到了溝邊,李教授采集了一些土質樣本,和黃教授一起商量了養雞場的最佳建造地址。
“這一片是剛推平的新地,這里建雞場就合適,距離溝里泉水近,以后取水也容易。”黃教授說著,他身后的學生用筆記著。
“這一大片溝地怕是有上千畝,以后孵化室和雛養室可以建在溝邊最好的那塊位置,周圍建兩個大的幼雞飼養間,飼養間做成墻壁可以拆除的那種,冬季要保暖,夏季要通風,每個幼雞飼養間帶一個5畝大的院子,一個月大的幼雞可以活動。”李教授指著前方的路口,與黃教授交流,他們不一會兒就把200多畝地劃分成了十多塊,每塊在圖紙上標注清了如何建,路怎么修,水電如何接,張國棟對建筑不是很了解,跟在后面就聽著兩個教授在那里討論著。
“張村長,我和我的學生先回村里了,黃教授還在在這里測繪,咱們不管他們先回去吧!”李教授知道把這一片地測繪完畢需要大半天時間,他留下黃教授和兩名土地打算先回去。
“是的,張村長!你們都回去吧!中午我們自己回大隊部就行,這測繪結果可能晚上才能出來,具體的建廠方案只能等我們回去后才能拿出來。”
“黃教授我讓我八叔在這里等你好了,中午你來我家吃飯,八叔會把你送過來。”張國棟給八叔囑咐照顧好黃教授師徒幾個,然后開車會家去了。
回到家里張國棟一直在考慮養殖場如何辦的問題,他現在資金是夠,但如果自己一人吞下這口肥邊那些地就得和村里說清楚,自己是買斷還是每年出租金,以后養殖場村里其他村民還能進廠上班,能運送玉米飼料等賺錢,但是大家對養殖場認同感就會少很多,以后村里真的走到生態養殖旅游地時,不利于村里發展,張國棟最后還是決定和村大隊合作。
中午在張國棟家里,胡月娥做了一大桌子好菜,聽兒子說最近可能有貴客來,家里就一直儲備著好菜,一直等到下午一點半,大家一個個餓得肚子都開始咕咕叫了,黃教授和八叔等人這才回來。
一頓飯吃的兩位教授和幾名學生笑開了眼,這么豐盛的飯菜即使在城里他們都很少吃到,張國棟家里可是最講究吃食的,村里人沒事兒了都會討論村長家今天吃啥。
吃過午飯張國棟想讓黃教授去五叔家歇歇,但對方執意要去溝邊測量,沒辦法張國棟讓八叔開拖拉機再把他們送過去。
李教授和黃教授在張家嶺村待了2天時間,然后他們記錄了一大堆圖紙與數據回長安去了,張國棟展開全村委員開會決定開辦雞場的事兒,結果等他說出自己生態養殖加旅游的思路時,所有人都沉默不說話了。
“張小亮,你不是腦子最活躍嗎?給咱說說你的意見!”張國棟只好點名最活躍的張小亮。
“村長…我哪兒知道這些事兒!我就聽你的,至于最后村子建的有你說的那么好誰能知道,咱們村大隊大家也知道,本來就窮的啥都沒有,是你硬是想辦法給大隊部送錢這才讓村里好了起來。你說以后生態養殖投入幾千萬,讓村里用地皮分10的股份,我感覺你吃大虧了,這地皮一年租金幾千塊錢就頂天了!”張小亮姍姍說到。
“滿倉叔你說說!”滿倉叔最近像是變了個人一樣,經常在磚廠盯著磚廠運行,每天拖拉機給買家送幾次磚,一個月也有一千多收入。
“咱們村還都不是靠你么!沒有你你說我們誰能玩的起那么大的活兒,你要給村里肯定有自己的想法我也猜不到,有你在張家嶺村只認你這個村長!”
王滿倉說著,其他人都不由點了點頭,張國棟如今不但是村里致富領頭人,還是全村人精神的象征,村里年輕人如今都把他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