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上去要緊貼身軀,依舊能夠看到人體的形體美,并且穿上去后還會有機械外殼的美感,就像換上了金屬肢體一樣。而戰服功率要達到八馬力,最好能達到二十馬力。
戰服制造三大難點小巧的能源體系,機械肌肉,仿神經的戰服動作控制
第一小巧的能源系統。
秉核在重新設計槍焰家的機械師堡壘法脈時候,幾乎是強迫癥一樣的塞了一個擬態催化劑的法術系進去,因為秉核當時就設想了這個戰服。
二十二世紀的石墨烯高能鋰電池技術這個時代想都別想。但是架不住這個時代有魔法。現在有了擬態催化術,體積非常小的燃料電池就能運作了。將鋁塊放在戰服后面那幾個卡槽中,能快速釋放電能。這個技術秉核已經解決了,戰服后背上那不明顯的幾個隨著腰間脊椎彎曲的長條層就是能源槽。
第二機械肌肉。
機械肌肉技術,這個連電氣時代都沒有進入的世界,卻早就掌握了這項機械肌肉技術。這個世界的機械控制者將這方面的科技樹點了出來。
也就是利用析金術在一根根金屬絲內部構置細微結構。每一根金屬絲內部有著相關結構去裝載二氧化釩,在遇到電流加熱和魔法驟然冷卻的時候金屬絲會產生拉伸和收縮。這就是機械肌肉。這個機械肌肉能夠產生比人類肌肉強得多的伸縮力,但是在大量運動后會存在損傷,所以理論上要勤更換機械肌肉模塊。
現在這個技術也不是問題,秉核造的機械肌肉絕對是這個世界頂級的,在整個西大陸,輕鈞家族掌握著最頂級的析金術。而現在,秉核以槍焰家的法脈為模板調制出了領域后,他自己在析金術上極有可能比輕鈞更強。現在在秉核的箱子中放著的那一卷卷堪比蠶絲粗細的機械肌肉纖維,讓奧卡人的機械控制者們來看,可能都無法確認這些絲線就是機械肌肉。
第三類神經控制系統。
唯獨這個是最困難的。
秉核的機械戰服不是扛著火神炮的重裝裝甲。在這個世界瞄準者的精準狙擊下,笨重在戰場上是沒前途的。這個世界上工廠中的那些機械控制者的多足機械服,之所以沒有步入戰場。就是因為這個原因。
而低質量高功率的高敏捷戰服,需要非常良好的控制系統。戰服的人造肌肉系統如果不能有效對接神經,讓戰服沒有神經控制的話。那么機械肌肉即使再力大無窮,也是反應遲鈍,不靈活,跌跌撞撞,無法把握平衡的傻把式。
如何控制,怎么控制,這涉及到復雜的人體工程學。
所以,理論上,如果這套戰服要在這個世界研發,就需要機械控制者和醫牧師二者共同協作才能完成。而這個世界的社會協作情況實在是堪憂,這也就是這種東西遲遲沒有出現的原因。
所謂科技關卡,往往是a科學家認為某b部分自己是無法實現,b 科學家也認為a部分自己是無法實現。所以兩個科學家就都沒有對相關發展方向做有計劃的研究,只有組織牽頭a、b兩個領域科學家,才能開拓新的科學領域。
人造機械肌肉這東西,明顯就涉及到機械制造學和人體學兩個領域。機械師和醫師隔行如隔山,互不聯系。這個世界的社會領導者們也不愿意深入洞察社會各個區域的知識。故一些技術一直是隔著一層薄薄的壁障。
捅開這層壁障的意志,會被后知后覺的歷史記錄這贊譽為大智慧,但是若是一無所知的生于壁障時代中循規蹈矩中絕大多數人,乍看到這種突破進行時,往往第一反應是“不守規矩”
在要塞內的上客房內,秉核再次檢查機械戰服雛形設計的可能性。
“我要做騎士。也要做醫牧師。先做了解人體工程學的醫牧師,再然后搶騎士的飯碗。”秉核不由得想起了這些年來那些欺負自己的騎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