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現在運動開了的秉核覺得敲下位職業,實在敲的不過癮。現在心里有點癢癢,希望里面的那位騎士能夠上來切磋。
當然也只是心癢,秉核也并不會直接挑釁讓這些騎士出來,來到這個軍營就是為了平息自己的風評。秉核以后需要這個軍營中的騎士和軍官們配合。
完可以說,現在拎著棍子在擂臺上的秉核還掌控著以理服人的底線。
今天秉核揍了那么多高階士兵,這些高階士兵的軍銜是上尉,軍隊中現在的最高指揮官在一旁看著,沒有制止也沒有下場,而秉核也沒有繼續主動挑釁更高的上官。
所以此時的場面中雙方存在著微妙的默契,在這個默契下秉核沒有站在對立面,里面的軍官也不會徹底得罪機械營地的機械師。
事后這些留守的高級軍官對今天這件事能有下臺階的理由來解釋就是自己一方理虧,士兵在言語上不注意得罪了秉核。作為貴族騎士的他們以后會嚴加注意。
而一旦這么解釋‘秉核和幾位軍官“切磋”揚長而去的表現,’
這只軍隊在思想概念就必須把秉核放在軍官等級上。否則軍隊內上官們的權威就無法維持了。
上官們臺上比斗,底下士兵說風涼話?真當半封建部隊沒有家法?軍隊沒有等級制度?
未來今天事情結束后,底下小兵還有敢再嘴碎‘小白臉’之類的詞,這只軍隊的軍官就就會被“精神注入棒”教訓該如何尊重上官。——而這就是秉核的目的。秉核以后要辦事繞不開軍隊,所以就需要在軍隊中有合適的地位。
雖然此時一切都在秉核的計劃中,而現在軍隊中這些軍官,卻并不知道這個十四歲大的孩子要鬧到什么程度,該如何收場。
要是能強行趕人收場,這位上校早就做了。但是若是這么趕人,
那么以后外面傳什么“軍隊膽小如鼠,某某騎士被一個當機械師的孩子抽的不敢露面”之類的話題也絕不稀奇。看著秉核今天搞的這一出,這些貴族心里都掂量著這件事情的分量。
今天軍營中的貴族都明白“今天這事情,說到底就是一個貴族榮譽,貴族風評的問題。大家現在各退一步,對下面的大頭兵死死地抽一頓,然后你好我好大家好。不要我罵你小白臉,你對外帖大字報,傷和氣”
輿論戰打到這個級別,軍營中的傳統的軍事貴族們也都了解什么是流氓。